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125)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884)
闽都民俗 (172)
畲族文化 (60)
闽都文艺 (9)
按年份分组
2015(1125)
按来源分组
其他(1125)
相关搜索词
原生态民歌的“人间四月天”
作者: 毛俊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歌手  中国艺术  中国民歌  中央电视台  办公室主任  音乐现象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民间音乐  组委会  原生态民歌 
描述:纳西族——和金花在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的舞台上,纳西族民歌手和金花含泪唱完《哭嫁歌》:一朵金色的小花,就要与群花分离,养育金花的阿妈哟,送女出嫁泪如雨。歌声击中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和金花说,很少人唱《哭嫁歌》。她在唱,她的泪水与感情书写了怎样一个困惑的时代呢?
“乐山”名称的由来
作者: 马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丽正门  峨眉山志  乐山地区  徐中舒  悬棺葬  乐山  僚人  历史时期  乐山城  雍正十一年 
描述:"乐山"名称的由来马琦乐山①历史悠久,文化昌明,为天下胜地。从史籍所载,由近之考察发现,觉其名颇有来历。故以近来求索之得,抒一孔之见,求教大方。-、"乐山"得名的几种说法有史可考,春秋时代乐山为开朗故治。战国时期名南安②。秦、汉、魏晋至南北朝之萧梁仍...
生死之间:贵州的岩洞葬
作者: 李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州  唐代  岩洞葬  木棺 
描述:岩洞葬是一种将死者遗骸置于天然溶洞内的特殊葬俗,广泛流行于黔贵山地。贵州是岩洞葬与悬棺葬的分野之地。贵州岩洞葬主要时代为唐代以降,迄今已发现近百处。岩洞葬是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祖灵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贵州岩洞葬是研究这一古老葬俗的"活化石"。
略论郑洛地区仰韶文化成人瓮棺二次葬
作者: 丁兰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伊川缸  成人瓮棺葬  河南  仰韶文化 
描述:成人瓮棺二次葬是郑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重要特征之一,葬具形式主要是伊川缸。瓮棺作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葬具形式,则是在二次葬普遍流行的基础上,对特定人物实施厚葬的具体反映。而这一葬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中最早萌发,并可能在其东渐过程中逐渐得以充分发展。
浅谈原始社会的二次丧葬习俗
作者: 祁英民 贾格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二次葬  原始社会  丧葬习俗 
描述:丧葬习俗是表现人们如何安置死者的灵魂,如何处理尸体的仪式和活动。二次葬是古代一种常见的丧葬习俗,通过对二次葬的研究,对于研究既往时代人类的意识形态、洞察他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次葬的葬俗对后世人们处理尸体可以提供借鉴。
博爱西庄村丧葬习俗调查
作者: 毕春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西庄村  丧葬习俗  博爱县 
描述: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河南省博爱县西庄村的丧葬习俗随着时代变迁,在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后,经历了一个由一次葬到二次葬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川非汉系崖墓初探
作者: 罗开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汉系  崖墓  四川 
描述:四川古崖葬资料多,类型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墓室结构、葬具、出土物及是否二次葬等诸方面探讨并分析了非汉系崖墓的特征和分布,认为非汉系崖墓在四川各地广有分布,其时代上限可至南北朝,下限至明,是研究四川历史、文化及民族演变重要资料。
客家人的形成及人文特征——华南汉族族群研究之三
作者: 徐杰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文特征  客家人  形成  分布 
描述:客家人是华南汉族的主要族群之一,主要分布在赣、闽、粤、桂、台等地区,海外也广有分布,其足迹几乎遍及全世界,总数约4500万人。客家人的形成,始于宋元时代,形成于明代中叶。客家人具有自我意识强烈、崇尚忠孝节义、重农轻商及流行二次葬等文化特征。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及语法化探析
作者: 康庆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法化  双音介词  词汇化 
描述:随着时代的进步,语言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语言的词汇化,另一方面是语言的语法化。近年来,词汇化和语法化作为语言演进的两个主要方面,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就当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及语法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解读梅兰芳大师“移步不换形”之慨(上)梅兰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祭
作者: 齐致翔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诞辰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解读  梅兰芳  大师  外国人 
描述:梅兰芳大师诞辰两甲子了,他的音容笑貌却从未离开过这个世界。他为我们的时代、历史、未来留下的太多太多,只因他太美太美!他一生的成就、造诣可归为一个字:美。他造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个奇迹,征服了所有曾经小看或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