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04)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85)
闽都民俗 (58)
畲族文化 (57)
闽都文艺 (4)
按年份分组
2015(204)
按来源分组
其他(204)
相关搜索词
漫谈京剧十五出
作者: 司长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京剧  唱功  前饰  演员  京剧表演艺术  裘盛戎  演出  王佐  家马  代表作 
描述:《一捧雪》: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演此剧时,前饰法场替死的莫成,中饰审头刺汤的陆炳,饰雪杯团圆的莫怀古。"一赶三"集唱、做、念于一身,是其早期代表作。《二进宫》:是全部"龙凤阁"的一折,要求演员(生、旦、净)有过硬的唱功。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擅演此剧。
微热点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珠三角城市  农民工兄弟  我在  万马 
描述:新闻法眼:头盔手套,棉衣绑腿;千里单骑,回家团圆。近年来,越来越多在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务工的广西、贵州、云南籍的农民工兄弟,选择骑摩托车返乡过年。高铁开通,返乡摩托车大军数量会有所减少,但减少数量应该不大。初步预计,返乡返城过境梧州的"铁骑"大约30万辆次。
未来式摩登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天,吉尔·桑德(Jil Sander)的秀真是精彩绝伦!日后我会写更多关于这方面的评述.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超瘦并透着现代感的系列带着20年代某种廓形特征,粘胶流苏饰于瘦窄裙装和束腰外衣的前面或侧面,再与绑腿相搭配,会让人把流苏和羊绒绉绸裙水波联想在一起.
开顶·颇哇及其它——读《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有感
作者: 于劲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门穴  藏密  吉祥草  河北省秦皇岛市  自然吸入  特殊形象  开顶  发放外气  气功师  开天门 
描述:开顶、颇哇及其它──读《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有感于劲松一段时间以来,早就想对开顶"说三道四"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读了马瑞并先生的《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才下决心要诉诸笔端了。对于开顶,广大气功爱好者一定不会陌生,在当今流行的气功各家功法中,它都是...
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二期改造工程介绍
作者: 艾红龙 肖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冶炼烟气制酸  转化工序  分酸器  改造  酸冷却器 
描述:贵溪冶炼厂硫酸车间二期一步改造工程将干吸工序的冷却排管换成管壳式酸冷却器或板式酸冷却器、分酸装置改用槽管式分酸器,利用循环水,提高捕沫效率;合理调整转化器各层入口温度,进行热量的重新分配,提高总转化率。改造,系统运行平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僰人之谜
作者: 杨树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南地区  汉武帝  铜鼓  悬棺葬  历史  百越民族  四川  台湾地区  省博物馆  葬俗 
描述:我们知道僰人是因为世上还有悬棺。悬棺作为一种葬俗,并不仅见于僰人。在我国东南地区的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地区和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远至东南亚的一些国家都曾有这一葬俗,但是,这一葬俗已被历史所淘汰。许多地方只留下了悬棺葬被淘汰的历史印痕,一些桩孔,一些
藏传佛教信仰与儒家文化互动下的“二次葬”习俗: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藏族村为例
作者: 李志农 李红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二次葬”  云南德钦县奔子栏 
描述: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二次葬葬俗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即在实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土葬,又通过水葬的二次葬仪式进行了藏传佛教的解释和实践,是藏传佛教与儒家文化两种不同生死观的调和与共容。
博爱西庄村丧葬习俗调查
作者: 毕春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西庄村  丧葬习俗  博爱县 
描述: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丧葬习俗.河南省博爱县西庄村的丧葬习俗随着时代变迁,在与国家政策相结合,经历了一个由一次葬到二次葬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双音动词重迭刍议
作者: 王木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册子  重迭  《羊城晚报》  形容词  上海教育  语法著作  词性  双音  AABB式  ABAB式 
描述:一些语法著作把双音动词的重迭归纳为一个特定的ABAB式,并认为这种重迭方式,不同于双音形容词,双音形容词重迭用的是AABB式。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供少年朋友使用的语文练习小册子,在谈到上述两种格式,接着举例说:
片面解读苏联教训的又一“力作”:评《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作者: 左凤荣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苏联  教训  剧变  原因 
描述:从访谈人员和资料的选择、文风、史实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对电视教育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片总的基调不是实事求是的,而是断章取义,只看一点,不及其余。它在解读苏联亡党亡国的原因方面,误导观众和读者。
上页 1 2 3 ... 14 15 16 ... 19 20 2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