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司马承祯《坐忘论》心性思想
-
作者:
张宇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坐忘 道 命 心性
-
描述:司马承桢,字子微,法号道隐,唐太宗时生人(公元646年),卒于公元735年,享年八十九岁.其少慕道法神仙,颇好辟谷导引之术,其又勤修安心坐忘之法,有《坐忘论》传世.本文讨论了《生忘论》里的心性思想,指出其释儒之语下的道家修炼思想.
-
王屋山“洞天福地”考证
-
作者:
李战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中国古代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洞天 道教 地质公园 名山 司马承祯 中条山 河南省
-
描述: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境内,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06年申请为世界地质公园,是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王屋山绵延在黄河的北岸,晋豫两省的交界上,东连太行,西接中条山,周回万里,气壮势雄,居天下之中,似王者之屋,有"太行屋脊"之誉,因此称"王屋山"。王屋山有奇峰秀岭
-
被遗忘与被发现的历史古迹:谈摩尼教和吐鲁番摩尼教考古新发现
-
作者:
王玉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遗忘 摩尼教 佛教 吐鲁番 新发现 思想多元 宗教 当今世界 世纪初 文化多元化
-
描述:一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宗教亦然。但若提起摩尼教恐怕知道的人却并不多,当然就更不可能想象在现在的社会里去寻找摩尼教徒了。然而在古代,这种宗教却曾经盛极一时,而且断断续续持续了千年之久。公元三世纪初,是古波斯改朝
-
林龙江与仙游地区的“三一教”
-
作者:
陈职仪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嘉靖 仙游县 林兆恩 龙江 书院 紫阳 乡土 三一教 性命之学 林龙
-
描述:林龙江与仙游地区的“三一教”陈职仪一、林龙江祖籍渊源初考林龙江的“三一教”在仙游之所以极为兴盛,与其祖籍渊源不无有关。林龙江先生是出生于莆田城赤柱巷,而仙邑折桂里朱紫阳村今普明书院的前身即是林氏先祖族居住的遗址。朱紫阳旧居是林氏家族一八世孙林攒公的后...
-
建筑信息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信息 国际建筑竞赛 华夏建筑 艺术中心 三一教 新德里 评委会 日本建筑 印度政府 自动跟踪
-
描述:为纪念英迪拉·甘地夫人,印度政府决定在新德里建造一个国家艺术中心。经国际建筑师协会同意,印度政府就该工程组织了一次国际建筑竞赛。竞赛要求从构思到设计都应体现英迪拉·甘地的愿望。国际评委会从194个设计竞赛方案中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
-
黄金之谜:武当山 金殿神像传奇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柱峰 武当山 神像 黄金 传奇
-
描述:今天,当我们登临“武当山天柱峰”,会见到一座金殿卓立峰顶。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金殿,历经六百年,依然金光夺目、辉煌如初。金殿里矗立着一座真武大帝的神像,殿内一盏长明灯至今从未熄灭。六百年前,人们是怎样把这座工艺复杂的金殿在这样高绝的险峰上建成的呢?
-
武当山金殿神像传奇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明朝 玄武神 皇帝 真武 武当山 金殿 长明灯 朱棣 传奇
-
描述:今天,当我们登临武当山天柱峰,会见到一座金殿卓立峰顶。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金殿,历经六百年,依然金光夺目、辉煌如初。金殿里矗立着一座真武大帝的神像,殿内一盏长明灯至今从未熄灭。六百年前,人们是怎样把这座工艺复杂的金殿在这样高绝的险峰上建成的呢?
-
泉州道教的宫观——真武庙
-
作者:
张炳熙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法石真武庙 道教 泉州市 建筑风格 宫观
-
描述:法石真武庙,俗称上帝公宫,在泉州涂门外东海镇石头街,离泉州古城三公里许,位于石头山南脊,始建于宋代,奉祀真武大帝(即玄天上帝)。是泉州一座较为著名的道教庙宇,为宋代泉州府地方官望祭海神的场所。真武历来被尊为刺桐港一带的水神保护神,人们崇奉甚笃。
-
边检女警,妈祖故乡“金招牌”
-
作者:
吴志 王斌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出入境口岸 台中港 边防检查站 女警 李菲 射击比赛 国家主权 台湾海峡西岸 装卸作业 政治工作条例
-
描述:福建莆田秀屿港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南距香港397海里,已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地带及对台往来的交通枢纽。福建莆田边防检查站黄爱君等7名女警,常年奋战在莆田边检站执勤一线。
-
殷墟甲骨文化影响之浅探:自然崇拜的力量
-
作者:
吴芬芬 徐小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自然崇拜 自然神 甲骨文
-
描述:甲骨文作为上古时代的真实镜像,蕴含着深厚的华夏民族精神。本文通过研究位于中原地区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拓片所记载的内容,来说明甲骨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具体表现为甲骨文里的"自然崇拜"观对后代"天人合一"思想数千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