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348)
按栏目分组
闽都民俗 (148)
闽都宗教信仰 (142)
畲族文化 (53)
闽都文艺 (5)
按年份分组
2015(348)
按来源分组
其他(348)
相关搜索词
绚丽的宁波泥金彩漆
作者: 陈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云母  装饰效果  技法  宁波  家具  题材  工艺美术  浮花  漆器  制作工艺 
描述:泥金彩漆悠久的历史泥金彩漆是宁波传统"三金一嵌"的民间工艺之一,是一种以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宁波泥金彩漆的历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内红外黑的木胎漆碗应该是泥金彩漆木胎漆器最早的雏形。泥金
槟榔芋栽培要点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猪粪尿  腐败病  特征特性  红蜘蛛  栽培管理  槟榔芋  淀粉含量  育苗移栽  防治方法  夜盗蛾 
描述:罗老师:我乡从福建引进槟榔芋种,现全乡种植达1000余亩。恳请有关专家在栽培管理技术方面,给予指导。奉新县会埠乡人民政府兰全仁一、特征特性槟榔芋植株高大,食用以母芋为主,子芋少而小,有的仅供繁殖用,母芋重可达1.5~2.0公斤,占球茎产量的一半以上,品质优于?..
未来式摩登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今天,吉尔·桑德(Jil Sander)的秀真是精彩绝伦!日后我会写更多关于这方面的评述.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超瘦并透着现代感的系列带着20年代某种廓形特征,粘胶流苏饰于瘦窄裙装和束腰外衣的前面或侧面,再与绑腿相搭配,会让人把流苏和羊绒绉绸裙水波联想在一起.
女性主位、成年礼与文化认同:对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人类学解释
作者: 黎帅 郭玲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成年礼  文化认同  女性主位 
描述: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哭嫁歌中,出嫁姑娘是各个环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位特征,具有土家族姑娘成年礼仪的意义。从哭嫁歌参与者、过程、内容等方面,哭嫁歌反映了土家族文化的认同及其与"他者"文化的互动过程。
湖北巴东土家族哭嫁习俗—民俗文化蕴含的教育内涵
作者: 张入川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内涵  巴东土家族  哭嫁 
描述:土家族哭嫁习俗孕育了内容丰富的哭嫁歌,独特的教育时间鲜明的教育特征,公开的教育场域,亲密的教育关系和实用的教育内容构成了土家族哭嫁歌的教育内涵。本文主要以作者调查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的巴东县土家族聚集区的哭嫁习俗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其蕴含的教育内涵。
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习俗  尔比尔吉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本文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  尔比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略论郑洛地区仰韶文化成人瓮棺二次葬
作者: 丁兰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伊川缸  成人瓮棺葬  河南  仰韶文化 
描述:成人瓮棺二次葬是郑洛地区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重要特征之一,葬具形式主要是伊川缸。瓮棺作为史前时代最早采用的葬具形式,则是在二次葬普遍流行的基础上,对特定人物实施厚葬的具体反映。而这一葬俗是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中最早萌发,并可能在其东渐过程中逐渐得以充分发展。
藏传佛教信仰与儒家文化互动下的“二次葬”习俗:以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奔子栏藏族村为例
作者: 李志农 李红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藏族  “二次葬”  云南德钦县奔子栏 
描述: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二次葬葬俗具有明显的多元文化特征,即在实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土葬后,又通过水葬的二次葬仪式进行了藏传佛教的解释和实践,是藏传佛教与儒家文化两种不同生死观的调和与共容。
四川非汉系崖墓初探
作者: 罗开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汉系  崖墓  四川 
描述:四川古崖葬资料多,类型比较复杂。本文主要从墓室结构、葬具、出土物及是否二次葬等诸方面探讨并分析了非汉系崖墓的特征和分布,认为非汉系崖墓在四川各地广有分布,其时代上限可至南北朝,下限至明,是研究四川历史、文化及民族演变重要资料。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