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948)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500)
闽都民俗 (277)
畲族文化 (152)
闽都文艺 (19)
按年份分组
2015(948)
按来源分组
其他(948)
相关搜索词
心地光明眼亦
作者: 黄振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诗词  军人  老人  英德  广东  闽粤赣  双目失明  唐诗三百首  诗词创作  光明 
描述:今年71岁、双目失明已20年的英德老人温增祥,曾是闽粤赣边纵队战士。失明20年来,他以军人特有的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诗词创作,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生活强者之歌。温增祥1930年出生于广东兴宁黄槐。1949年,只有10多岁的他便投身闽粤赣边纵
争取“十二”课题研究完美“收官”
作者: 左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题研究  “十二五”  课题立项  教育科学  收官  北京市教育学会 
描述:2011年3月,北京市教育学会启动了“十二”教育科学课题研究工作,共批准了近900项课题立项并开展研究。按照批准立项时的要求,所有课题都应在1—3年内完成,即在2014年3月前各课题都应结题。
闽剧演出场所的历史沿革述略
作者: 刘闽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园  堂会演剧  福州地区  明万历  会馆  民间戏曲  福州方言  戏曲演出  场所  演出形式 
描述:闽剧主要是由明末以来的儒林戏、平讲戏、江湖戏于清末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在本省广布于福州、宁德、南平、三等福州方言区的二十多个地、市、县。民国初年雅称榕腔、闽腔或闽班,民国十二年出现闽剧一称,为我省大剧种之
左慈的政治神通
作者: 袁志鸿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东汉末年政治混乱,一时群雄并起,割据天下以自适.当时庐江(安徽潜山县)人左慈,字元放,"少经,兼通星纬,见汉祚将尽,天下向乱,乃叹日:‘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矣!'乃学道术,尤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左慈的政治神通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东汉末年  神通  谋杀  道教史  曹操  安徽潜山  道士  魏国  方士 
描述:东汉末年政治混乱,一时群雄并起,割据天下以自适。当时庐江(安徽潜山县)人左慈,字元放,"少经,兼通星纬,见汉祚将尽,天下向乱,乃叹日:‘值此衰运,官高者危,财多者死,当世荣华不足贪矣!’乃学道术,尤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台山曹洞宗:从台山“曹洞宗派之图”石塔谈起
作者: 崔正森 焦瑾琦 张云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耶律楚材  曹洞宗  五台山  新闻中心  僧人  禅师  禅宗  风景名胜区  临济宗  石塔 
描述:2009年12月7日,我和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新闻中心的焦瑾琦、张云飞等3人冒着-10℃的严寒,踏着冰天雪地,到了台山车沟村西的公路北面,看到了一座八角二层幢式石
明代玉兰树
作者: 一编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毕节市  夜雨  玉兰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县人民政府  灵峰寺  1981年  七律诗  百余年  云南 
描述:“千枝浓艳出灵峰,香熏天阶十八重。雪梅应减寒冬媚,蕞菊难添晚新红。春风识趣勤拂拭,夜雨无声伴芳容。玉貌辉映流霞影,兰蕊流馨万户同。”这是前人歌咏明代玉兰树的一首七律诗。
花色明媚的黄槐
作者: 孙桂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空气湿度  北方地区  盆栽观赏  金花槐  压条繁殖  树冠紧凑  耐寒性  天则  观花植物  黄槐 
描述:俗话说"春华秋实",一般人都认为春天是植物开花的季节,秋天则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其实也有不少植物是在秋天开花,黄槐就是其中之一。黄槐的枝叶繁茂、树冠紧凑,开花密集,花色明媚灿烂,花期长,能贯穿整个秋季,是优良观花植物。因其耐寒性差,北方地区常
台山石佛寺出土的古代经卷简析
作者: 李宏如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圣母殿  繁峙县  五台山  古代  发祥地  佛寺  龙洞  经卷  建筑  出土 
描述:石佛寺,位于繁峙县城西南7.5公里处的台山北麓,周围与台山著名的圭峰寺、极乐寺、秘魔岩、净名寺相邻,是现存台山佛乐的发祥地之一。石佛寺的规模不大,有东、西两院。东院有佛殿、僧舍、厨库等建筑,西院有圣母殿、戏台、龙洞、观音洞等。
溪悬棺葬的楚文化意蕴
作者: 明跃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五溪人  楚文化  灵魂回归  凤崇拜  五溪悬棺葬 
描述:对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本文在对溪悬棺葬进行探讨后,发现其中的楚文化意蕴,即灵魂回归意识和对凤的崇拜,并从象征的层面分析了溪人认同悬棺葬这一古老葬俗的原因。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