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602)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237)
闽都民俗 (237)
畲族文化 (120)
闽都文艺 (8)
按年份分组
2015(602)
按来源分组
其他(602)
相关搜索词
文学视域下土家族的哭嫁民俗
作者: 李若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文学视域  土家族  民俗 
描述:土家族的"哭嫁"民俗,蕴含了原生态文学艺术的因子,成为土家族地区原生态文学艺术壮美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民俗关照了土家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社会情绪表达,也就具有了文学本体上的特质。土家族姑娘唱出的"哭嫁歌",带上了某些土家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定势和群体审美心理。
不寻常的葬俗:古峡迷雾话悬棺
作者: 郝国胜 任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悬棺葬  峡谷区  集中分布 
描述:三峡地区多悬棺。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反映了古代三峡区域民族的一种奇特的葬俗。上起奉节夔门,下至宜昌南津关,全长约190公里的三峡峡谷区域,先后发现了著名悬棺点凡十余处,它们集中分布在峡区及长江支流两岸的悬崖峭壁上。
土家族丧葬习俗变迁初探
作者: 左怡兵 程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葬  土家族  丧葬习俗  火葬 
描述:湘鄂川黔边土家族丧葬习俗大致经历了古代火葬、悬棺葬、二次葬、土葬等多习俗并存时期,明清以来多文化影响下的土葬时期以及新世纪城区火葬——农村土葬的城乡二元格局时期等三个时期。丧葬习俗的变迁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示了湘鄂川黔边土家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积淀。
美哉,僰人悬棺
作者: 李帮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文物  使人  葬式  僰人悬棺  珙县  葬俗  小舟  动物画  去蜀  令人 
描述:假日,几位朋友邀我去蜀南珙县"僰人悬棺",经两个多小时的旅程后下车,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翻过山拗,便见那奇异、壮观的僰人悬棺葬地。据介绍,"僰人悬棺"以奇异独特的葬式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和游客。相传,"僰人"是我国古代西南的少数民族。悬棺又为僰
"僰人"三题
作者: 张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僰人  悬棺葬  流放罪犯  去向 
描述:僰人并不是一种少数民族,而是自西周以来被发配到西南边疆的流放罪犯的后裔。明末清初,天下大乱,四川为祸甚烈,僰人为躲避祸乱,化整为零,从他们的聚居地散避出来,分布于现今的川南,黔北,滇东一带。悬棺葬是为了防止野兽掘坟啮尸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安葬方法。
不寻常的葬俗:古峡迷雾话悬棺
作者: 郝国胜 任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品  三峡地区  长江  悬崖峭壁  战国时期  悬棺葬  葬俗  两岸  集中分布  区域民族 
描述:三峡地区多悬棺。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反映了古代三峡区域民族的一种奇特的葬俗。上起奉节夔门,下至宜昌南津关,全长约190公里的三峡峡谷区域,先后发现了著名悬棺点凡十余处,它们集中分布在峡区及长江支流两岸的悬崖峭壁上。
不寻常的葬俗:古峡迷雾话悬棺
作者: 郝国胜 任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随葬品  三峡地区  长江  悬崖峭壁  战国时期  悬棺葬  葬俗  两岸  集中分布  区域民族 
描述:三峡地区多悬棺。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反映了古代三峡区域民族的一种奇特的葬俗。上起奉节夔门,下至宜昌南津关,全长约190公里的三峡峡谷区域,先后发现了著名悬棺点凡十余处,它们集中分布在峡区及长江支流两岸的悬崖峭壁上。
也谈“僰人”悬棺岩画中的铜鼓形象
作者: 屈川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僰人  形象  铜鼓  悬棺葬  岩画 
描述:我国古代铜鼓在四川南部南广河流域发展流传的历史表明 ,川南人是一支拥有巨量铜鼓的古代民族。珙县悬棺岩画中众多的铜鼓形象 ,是川南人铜鼓文化与悬棺葬俗交融渗透的历史记录 ,它们蕴蓄着人铜鼓文化的丰富内涵 ,积淀着人社会发展的原始文明
悬棺悬谜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  悬崖峭壁  悬棺葬  千克重  四川  龙虎山  丧葬习俗  天然洞穴  江西  药农 
描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奇特的丧葬习俗,比如说曾经风行于一些少数民族的“腹葬”,就是死者的亲朋好友一起分食死者的尸体,他们认为这样死者的灵魂就能得到安慰。当然,这种非常奇特的葬礼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非常奇特的古代丧葬形式——悬棺葬。
“濮”与船棺葬关系小议
作者: 梁钊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南夷  悬棺葬  嘉陵江  长江流域  金沙江  四川  交通路线  东南沿海  船棺葬  考古学 
描述:一我国悬(船)棺葬,分布于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岭南、以至陕西等地。近年来考古学、民族学界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本人近年忙于杂务,未作深入研究,仅据手边一九八○年前的材料谈一点看法,主要是根据文献记载和当时调查整理的部分悬棺葬材料,
上页 1 2 3 ... 56 57 58 ... 59 60 6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