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人物(301)
按栏目分组
闽东名人及方言 (301)
按年份分组
2015(301)
按来源分组
其他(301)
相关搜索词
刘运耀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9年生,福建福州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本科。现任福建省福鼎市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福鼎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八十年代他对中医急症高热、急腹症颇有研究,有十余篇论文发表于《中医函授通讯》及《福建中医药》,九十年代开始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性溃疡提出“从痈论治”的理论,并用个人验方研制成“溃
全文:1939年生,福建福州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本科。现任福建省福鼎市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福鼎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八十年代他对中医急症高热、急腹症颇有研究,有十余篇论文发表于《中医函授通讯》及《福建中医药》,九十年代开始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性溃疡提出“从痈论治”的理论,并用个人验方研制成“溃疡平”胶囊,临床观察治疗63例,疗效甚佳,溃疡面完全愈合率达81.4%,总有效率达93.1%,1994年通过了宁德地区科委组织的省地专家鉴定,达到省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5年底经省新药审评委专家论证通过并由省科委立项资助进行开发研究。1994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同年被市委、市政府选为市拔尖人才。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选为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之一。
朱展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0~)笔名梦辰。江苏泗洪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连队文化教师,新四军四师九旅政治部民运干事,部队文工团团长,区委宣传部长,《拂晓报》特约记者,福建晋江县区长、区委书记、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长,泉州日报社总编辑,福建宁德地区地委常委、副专员,福建省文化厅
全文:(1920~)笔名梦辰。江苏泗洪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连队文化教师,新四军四师九旅政治部民运干事,部队文工团团长,区委宣传部长,《拂晓报》特约记者,福建晋江县区长、区委书记、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地区地委委员、宣传部长,泉州日报社总编辑,福建宁德地区地委常委、副专员,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福建省文联委员,泉州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南音学会副会长,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社长。1942年发表处女作《放哨》。1980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参加领导建国之初50年代泉州的戏改工作,长期从事福建戏剧的创作和组织管理工作,撰写评论《沐猴华衮掌上君》、《评莆仙戏〈刘贺登基〉、〈晋宫寒〉》、《深秋的红叶》、《评梨园戏〈节妇吟〉》、《待到山花烂漫时》、《从艺七十古来稀》等。
陈哲夫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2年11月生,大专毕业,地质矿产专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地质矿产局副局长,《新疆地质》学术顾问。 历任技术负责、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1974~1975年主编《新疆矿产一套成矿预测略图》属国内先进。1988年新疆地矿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1986
全文:1932年11月生,大专毕业,地质矿产专业。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地质矿产局副局长,《新疆地质》学术顾问。 历任技术负责、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1974~1975年主编《新疆矿产一套成矿预测略图》属国内先进。1988年新疆地矿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研究课题负责人。1986年2月17日~3月19日随自治区科委组织的考察组赴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进行访问考察,任副组长。1986年5月作为成员随地矿部赴苏联地质工作考察。著有:“新疆东天山库鲁克塔克地区前寒武纪地层”、“新疆主要矿床的区域成矿条件的初步探讨”、“新疆地矿产业发展总体战略设想”。一些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友好路35号新疆地矿局电话:41511—216
江作宇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2·4—1990·7) 出生于古田县凤都乡沶面村。1939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共古田县委委员、南古瓯工委书记,闽东地委第一副书记,南顺瓯工委书记等职。先后参加攻打古田中国银行、三都口,闽清九都盐业驿运站战斗,组建南古瓯人
全文:(1922·4—1990·7) 出生于古田县凤都乡沶面村。1939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中共古田县委委员、南古瓯工委书记,闽东地委
陈哲夫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出生于1923年。194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后在北京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2-1986年曾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1983年-1984年曾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198
全文:出生于1923年。194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后在北京大学中国革命史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2-1986年曾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1983年-1984年曾获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1987-1988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同年,获北京市高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1990年度获北京市高教局优秀教学成果奖。陈哲夫教授曾于1986年去香港大学讲学,1988年赴美国密西大学合作研究中国地方政府。他曾出版《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华文明史、中国政治史》《监察与监督》《现代政治思想流派》等许多著作。
陈德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教授。广东北海(今属广西)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理科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学系主任、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命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及昆虫外激素研究室主任兼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活性物
全文: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质量的管理。主持各级课题12项,获成果奖11项,其中市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七项。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3部。
郑广霖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7年出生。福建福州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物理化学专业。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光化学的研究工作。与吕起镐等合作,研制成“新型高密度信息记录材料—酸敏变色记录显示片”,1980年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负责研究出“自由基光敏材料”,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
全文:显示片”,1980年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负责研究出“自由基光敏材料”,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KH—1滤紫外光材料”,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酸敏变色记录显示片是一种由
王继云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9~1948) 四川北碚人。少时进入育才学校读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1946年2月10日,在震惊中外的“校场口流血事件”中,他冲上主席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特务的袭击,让郭沫若、李公朴、陶行知等安全脱险。在1947年2月“反美抗暴”斗争中,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并负责纠察工作,担
全文:(1929~1948) 四川北碚人。少时进入育才学校读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1946年2月10日,在震惊中外的“校场口流血事件”中,他冲上主席台,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特务的袭击,让郭沫若、李公朴、陶行知等安全脱险。在1947年2月“反美抗暴”斗争中,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并负责纠察工作,担负保卫师生安全的重任。1947年7月底,被党组织派到华蓥山地区,参加发动组织武装起义的工作。1948年3月,与二中队队长受命向开江方向转移。行至麻柳河滩附近,与敌人相遇。为解救战友把敌人的火力引向自己,一个人坚持与敌人战斗,直到手枪里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大义凛然地从掩体中站起来,面对敌人大喊道:“我王某是外地人,为什么远离家乡来到这里?乃是为了革命,为了千百万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国民党腐败无能,眼看快要垮台了,士兵弟兄们,赶快觉醒吧,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了!”接着,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胜利万岁!”最后举起手里的枪,对准自己的脑门,壮烈牺牲。年仅19岁。
周时源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14-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红四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副参谋长兼第三团团长、辽西军区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抚州军
全文:(1914-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红四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苏区反
叶有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618~1675)字贞孚,号果庵,本县犀溪乡犀溪村人。有挺六岁丧父,其母李淑,勤俭持家,“克孝于姑”,抚养孤儿成长,“令之负笈从师”。清知县饶崇秩,因此为李淑“申宪,给匾‘节庇兰馨,”。 叶有挺九岁就学于母舅李际家,际系明崇祯壬午(1642)岁贡,见有挺“气格殊尤,天姿爽朗”,因慰其妹曰:
全文:(1618~1675)字贞孚,号果庵,本县犀溪乡犀溪村人。有挺六岁丧父,其母李淑,勤俭持家,“克孝于姑”,抚养孤儿成长,“令之负笈从师”。清知县饶崇秩,因此为李淑“申宪,给匾‘节庇兰馨,”。 叶有挺九岁就学于母舅李际家,际系明崇祯壬午(1642)岁贡,见有挺“气格殊尤,天姿爽朗”,因慰其妹曰:“叶氏有子矣!汝虽寡,无伤也,吾犹及见甥之成立也”叶有挺十二岁应童子试,即拔补童子员,崇祯十一年(1638)补增广生。这时,恰是冯梦龙任寿宁知县,冯“立月课,且颁《四书指月》亲为讲解”,由是“士欣欣渐有进取之志”,冯以为,“将来或未量也”。果然,到了清顺治十四年(1657)叶有挺中了丁酉科第四十四名举人。由于明末清初的改朝换代,尤其是寿宁县清初反清复明的战争,叶有挺从增广生到中举,经历了近20年。他的中举,是从明正德十一年(1516)姜礼中举141年之后,在科举方面为寿宁的读书人打破了沉寂。此后,叶有挺又四次北上应试,于清康熙九年(1670)庚戍科,会试中式第七十名进士,殿试为三甲第一百八十五名。这时他五十三岁,成为寿宁建县以后的第一位进士。 刚脱去布衣的果庵先生,并没有留在京师候缺。他首先想到的是回家侍奉年已古稀的老母。在家乡三年时间,他勉励本县的学子,勤奋向上;由于本县交通条件限制,钱粮起运负担过重,他竭力为本县民众向上级请求剔弊除奸,深得百姓爱戴。 清康熙十二年(1673),朝廷为削弱地方割据势力,下令撤除三藩,次年,甲寅(1674)三月,靖南王耿精忠据福州,响应平西王吴三桂反清,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传檄全省,要在籍的士绅限期赴耿部供职。叶有挺避之于江西界内,佯称已死。第二年,因怀念老母,潜返家乡,为耿的属下官员所知,又持耿的檄文促其应召。有挺痛苦地禀告母亲:“儿得进士,思有以报君父,今以进士被传檄,是得一进士反为从逆之资,儿死不赴,如母何!”母以大义勉之。挺与母相抱大哭,后遂逃匿山寺。寺僧知。他是叶进士,不敢接纳。叶仰天长叹说:“有挺岂以儒者七尺躯,苟延旦夕,为释氏恐怖!又岂以身死萧寺,贻主僧祸”。当夜,自缢于山中古树。耿精忠于康熙十五年十月再次降清,二十年被处死。但叶的事迹,一直无人上报。叶的同年进士温陵李为观在挽叶的七律中写道:“圣世频行旌恤事,也应荣宠发幽光”。有位名叫谢起潜的,也挽一首七律,最后两句说:“莫道史书编不到,纲常万古赖谁全”。直到康熙廿二年,(1683),果庵先生才由公举崇祀乡贤。他过世后的132年,即清嘉庆十二年180)十二月初八日,清廷给他的五世孙叶伊霖,颁发诰命,以“叶有挺原系进士,康熙十三年,耿逆逼授伪职,不屈死……特皆给恩骑尉与尔承袭,世袭罔替”。《二十五史·清史稿》卷四八八,将叶有挺的事迹收入《忠义传》。他是寿宁县唯一收入《二十五史》的人物。 叶的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除收入《寿宁县志》的七律《七星长桥》外,犀溪叶氏宗谱,载有吊烈妇歌和游武夷的几首诗。但他曾在河南兰阳县署,为鳌阳叶氏宗谱写过序。当时,叶的内兄柳上芝任兰阳知县,叶当时是任幕僚或是作客,虽无从得知,但叶所以能四次进京会试,可以断定是柳为之提供了方便。 果庵先生在犀溪上游有一处龙潭书斋,他常独自在此读书到深夜,他所习的本经是《礼记》。据民间传说,有天晚上,山魅将舌头伸进书斋的窗棂,叶便提笔在舌上书一“山”字,鬼的舌头被压住,不能脱身,苦苦哀求饶恕,叶又书一“山字”字,鬼才获释离去。 犀溪的库坑自然村蛇仔岗,有果庵公墓,坟前古柏长青。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每年清明节,果庵公的后人,成批前来除草祭奠,来往于犀溪和库坑之间的行人,跂脚遥望古坟,莫不表示对前辈的敬仰。 犀溪的叶氏宗祠,文革前正厅悬有“进士”巨匾,清代犀溪村有进士坊境。祠内有一副今人撰的楹联: 自南宋而今,延八百年德泽,虎耳扦祠,伫看三槐荣列祖; 沿北溪出海,汇廿八世人文,龙潭习礼,总期一统利生民。 上联的虎耳扦祠,是指宗祠的坐靠山形取为虎耳;下联的后两句,说的就是果庵公的勤学和拒绝为耿精忠供职的事迹。
上页 1 2 3 ... 23 24 25 ... 29 30 3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