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谈谈我国民族地区的多人合葬
作者: 夏之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丧葬形式  考古研究  多人合葬习俗  墓葬类型  大石墓  社会组织  民俗  民族调查 
描述:谈谈我国民族地区的多人合葬夏之乾多人合葬是一种颇为奇特的丧葬文化现象。它是以二次葬的方式将不同时间正常去世并以安葬的死者的遗骨同时迁葬于同一墓穴或同一木棺之内;也以一次葬的方式将不同时间的正常死亡者先后分别置放于同一木棺之中进行安葬的。多人合葬的埋...
孙思邈和二月二庙会
作者: 宁锐 王明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药王庙会  陕西耀县  太白山  五台山  孙思邈  医学家  药王山  传说  民间  历史悠久 
描述: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后世民间崇奉他为"药王",敬若神明,全国到处都他的祠庙,在峨嵋山、太白山、江河湖海之间和他的故乡广泛流传着他扶贫助困、救人危难、降龙伏虎、起死回生的动人传说,不少故事附上了神话色彩。
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及语法化探析
作者: 康庆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法化  双音介词  词汇化 
描述:随着时代的进步,语言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是语言的词汇化,另一方面是语言的语法化。近年来,词汇化和语法化作为语言演进的两个主要方面,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就当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对现代汉语双音介词的词汇化及语法化进行研究具重要意义。
双音多频技术在半自动闭塞中的应用
作者: 杨进 杨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半自动闭塞  双音多频技术  可靠性  单片机 
描述:64D半自动闭塞设备应用于铁路多年,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依据铁路标准,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音多频通信技术的电子式闭塞机,用以取代原继电器组合,处理电路由双单片机构成热备冗余,着重介绍了设计的可靠性,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该设计基于单片机冗余技术,可靠性高,便于维护。
汉语双音词的词汇化来源及双音化的原因讨论
作者: 冯桂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韵律词  句法  双音词  跨层  短语 
描述:汉语双音词来源主要三个方面:短语词汇化、句法结构词汇化和跨层结构词汇化.汉语出现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从语音上说,双音化是汉语韵律词规律的体现;从认知角度来说,是组块的心理过程促进了汉语双音词词汇化.
浅谈汉语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
作者: 陈希伦 刘冬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部机制  外部机制  并列式双音词 
描述: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双声模式对汉语双音词的语音类化:从“谷蠡”一词谈起
作者: 陶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化  语音变异  谷蠡 
描述:"谷"在中古时期三种读音,而在"谷蠡"中音"禄",此词中的"谷"受到了双声模式对其语音演变的影响,使得"谷"最终被后面的"蠡"音同化而由见母变为来母字。在古代汉语双音节词语的语音演变中,这种类推机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某些联绵词和外来词,影响更为明显。
形体全同的古汉语双音短语与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辨析
作者: 张汉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汉语  文心雕龙  合成词  偏正短语  译文  名词  现代汉语  动宾短语  双音  汉语单音词 
描述:汉语词汇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今汉语词汇方面出现了很多的不同之处。从音节看,古汉语单音词占优势,现代汉语[说明:为节省篇幅,下文均简称“今语”。]复音·词、多音词占优势。些两个单音词经常结合使用的古汉语双音短语,在今语甚至在古
浅谈《尔雅》双音复合词
作者: 樊莹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尔雅》    双音复合词 
描述: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尔雅》作为我国第一部训诂资料汇编,书中存在着大量的双音复合词,经过统计,《尔雅》共双音复合词729个,其中联合式复合词72个,偏正式复音词575个,动宾式复合词67个,主谓式复合词14个,动补式复合词1个。
基于《汉语语义构词数据库》的D+A双音合成词研究
作者: 雷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义类  语义构词  字位  词义 
描述:以《汉语语义构词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及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库中语义类为D类和A类的字位所构成的双音合成词进行研究,得出D+A构成的双音合成词的义类分布情况、特点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以期助于进一步研究汉语语义构词规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