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范石湖集
作者:   范成大 富寿荪标校  来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描述:范成大,南宋著名诗人,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少年时孤贫自守,青年时隐居山中,而立之年方应举出仕。乾道六年奉命出使金国,面对金主他“词气慷慨”“全节而归”,一时朝野传为佳话。他的诗歌内容大多以爱国和爱民为主题,前一类诗深婉回环,情感真挚而沉痛;后者风格……
又见南徒雁
作者: 李干  来源: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集  诗集 
描述:本书是作者散文诗歌作品结集,作者以充沛的感情讴歌时代的进步,发掘平凡生活中的真善美。作品中无论是祖国山河游历记载,还是工作中的人生感悟,或是自我心灵的深刻解剖,清丽的文字中浸润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高尚情操的敬佩,对理想境界的追寻。
多元文化聚合视野下靖西壮族提线木偶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作者: 凌春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靖西壮族提线木偶  多元文化  起源  民间宗教文化  山歌文化  发展 
描述: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是外来文化和壮族本土文化融合催生的产物,浓郁的山歌文化是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成长的摇篮,而民间宗教文化的影响促使其得以发展。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内涵及丰富的文化价值,尚需进一步挖掘研究。
圩文化的特征及其开发价值
作者: 赵国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刘三姐  开发价值  歌圩文化  文化特征  文化保护 
描述:圩是壮族人民定期聚会唱歌,并以男女对唱情歌为基本内容的传统风习。刘三姐文化自从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是圩文化的主要代表。本文以刘三姐为切入点,从圩文化的起源、文化特征及其开发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论述圩文化的开发利用以带动广西经济发展等问题。
罗汉村:雷波唯一苗寨
作者: 苏杰兵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苗寨  花红  哭嫁歌  汉族山歌  苗族  红边  雷波  彝族  野生动物  罗汉 
描述:苗族的婚礼一般是女方家两天男方家三天,女方唱哭嫁,男方要上花红。新娘登门的前一天晚上在男方家举行上花红,新郎站着,亲朋好友们手拿一段红布给新郎拴上,边拴红边说四言八句的段子,客人上完花红,新郎要对花红,宾主谁输谁喝酒。
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习俗  尔比尔吉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本文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姑舅优先婚等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  尔比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土家“哭嫁”的过去与未来
作者: 黄婷 王珮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伤格调  哭嫁歌  文化底蕴  女子  未来  土家族  封建婚姻制度  角色转变  习俗  女性 
描述:"哭嫁"是土家族婚礼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待嫁新娘为什么在出嫁前和出嫁当天唱着哭嫁,以泪洗面,一方面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之情,另一方面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和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哭嫁"传承至今,在内容
文学视域下土家族的哭嫁民俗
作者: 李若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文学视域  土家族  民俗 
描述:土家族的"哭嫁"民俗,蕴含了原生态文学艺术的因子,成为土家族地区原生态文学艺术壮美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民俗关照了土家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社会情绪表达,也就具有了文学本体上的特质。土家族姑娘唱出的"哭嫁",带上了某些土家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定势和群体审美心理。
土家族“天地再造”及其哲学观念
作者: 张应斌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哲学观念  摆手歌  二次葬  次观念  古代文化  土家族  初夜权  天地  文化观念  土家族历史 
描述:土家族“天地再造”及其哲学观念张应斌一在土家族天地人类起源神话中有一个“天地再造”的故事。《摆手·制天制地》记述道:在远古洪荒时代,大地与天空紧紧相挨,大地上的鸟啼蛙鼓之声频频传到天上,吵得天上人昼夜不宁;地上的葛藤、芭茅、马桑树也长到天上,影响了...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