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坐歌堂·哭嫁歌
作者: 周玉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堂屋  四川  上位  文献  中国民俗  湖南  婚嫁习俗  人品  旅游 
描述:坐歌堂是流行于广东、湖南、四川等地的一种婚嫁习俗,指出嫁前一日,新人(多称新姐)的女性朋友聚集到新人家堂屋(歌堂)中,陪新人说话唱歌,畅叙情谊,送上祝福。因此风渐趋衰落,且存世文献稀少,如今知悉详情者已经不多
宜宾地区悬棺葬调查记
作者: 蒋万锡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遗迹  小方  岩壁  高县  悬棺葬  生产队  公社  岩画  宜宾  木桩 
描述:悬棺葬,在我国流行的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遍及长江流域的13个省区,自东南沿海直到川滇等地皆有发现,四川省是悬棺葬的集中地之一,宜宾地区所属高县、庆符(现均属高县)、珙县、兴文、长宁、筠连旧称叙南六
令人忧虑的抄袭剽窃现象——从拙著《中国悬棺葬》的遭遇谈起
作者: 陈明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术界的过度宽容  抄袭排行榜  学术专著  加强制度建设  遏制学术腐败 
描述:笔者的科研成果《中国悬棺葬》屡遭抄袭、剽窃,这是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流行的抄袭、剽窃之风较为严重的典型例证。为维护学术尊严和中国学术界的良好形象,我们呼吁全社会和有关管理部门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术评审制度,从根本上遏制学术腐败的蔓延。
壮族地区的二次葬式
作者: 黄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次葬  丧葬制度  壮族 
描述:二次葬是一种古老的葬式,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仍在壮族及其周边民众中流行。本文运用考古学及民族学资料,从地理、政治、民俗等方面对二次葬及其在壮族地区留存原因进行梳理。
实用上海话词语手册
作者: 钱乃荣  来源: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吴语  上海市  词汇  手册 
描述:本书是一本普及版的实用上海话词汇手册,浓缩汇总了上海方言日常生活中最为实用的词语,包括常用的上海俗语、外来语、新流行语,遍及当今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本手册共收词语5000条。每类词语中,都把最常用词语和次常用词语分开排列,便于初学者分先后学习掌握。
槟榔芋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作者: 林先荣 严成灼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病害  综合防治  破坏性  主导产业  发生规律  流行性  槟榔芋  芋疫病 
描述:近年来,我镇东山村发展槟榔芋已成为农户创收的主导产业。由于受芋疫病的危害,一般减产10-25%,严重者减产达70%以上,个别的基础绝收。该病是一种流行性强,破坏性大的病害,为此,笔者对该病进行多年观察研究,已初步掌握其发生规律,并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作者: 王景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传播与发展  抢救  保护工作  提线木偶戏  傀儡戏  泉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周边地区 
描述: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至迟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市木偶剧团是此千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唯一具有建制的集体传承单位。
开顶·颇哇及其它——读《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有感
作者: 于劲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门穴  藏密  吉祥草  河北省秦皇岛市  自然吸入  特殊形象  开顶  发放外气  气功师  开天门 
描述:开顶、颇哇及其它──读《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有感于劲松一段时间以来,早就想对开顶"说三道四"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读了马瑞并先生的《藏密颇哇法亲历记})后,才下决心要诉诸笔端了。对于开顶,广大气功爱好者一定不会陌生,在当今流行的气功各家功法中,它都是...
友情点歌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春花秋月  读友  兰州  万象更新  香港  辽宁  誓言  《选择》  唱情 
描述:友情点歌叶倩文、林子祥合作演唱的这首《选择》堪称当今流行歌坛对唱情歌的经典之作既有春花秋月式的舒缓、浪漫氛围也有“用一生换你一句誓言”般的执迷与不悔在这万象更新的’94岁首兰州读者向荣、香港读者沈极鹿、辽宁读者黑孩为本刊读友特约点登这首歌并祝大家“笑...
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音乐艺术特征探析
作者: 刘洁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湘西凤凰  苗族哭嫁歌  音乐艺术特征 
描述:流行于湘西凤凰苗族哭嫁歌是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对哭嫁歌的旋律、曲调、演唱特征、艺术价值进行了一定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美学意义,以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更好的促进苗族文化的发展。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