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龙家大院与新田孝文化
作者: 刘岳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联  哭嫁歌  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  彰显  景区  马援  新田  活化石  孝文化 
描述:三厅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栋明清建筑,各家各户大门现存128副关于孝德的对联……距新田县城15公里,位于该县枧头镇大冠岭连绵山脉深处山坳间的龙家大院,被誉为中国传统乡村的活化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3A景区。在这里,无处不彰显着千年古村对孝德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  尔比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文学视域下土家族的哭嫁民俗
作者: 李若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文学视域  土家族  民俗 
描述:土家族的"哭嫁"民俗,蕴含了原生态文学艺术的因子,成为土家族地区原生态文学艺术壮美画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哭嫁"民俗关照了土家人的现实生活状态和社会情绪表达,也就具有了文学本体上的特质。土家族姑娘唱出的"哭嫁歌",带上了某些土家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定势和群体审美心理。
古敢水族歌谣与对歌活动
作者: 鲁庆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哭嫁歌  风俗习惯  风俗歌  活动内容  劳动歌  情歌  内心世界  祭祀  云南 
描述:生活在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据考由古代秦汉以始岭南地区及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的百越中之骆越发展而来。明清时期,水族与布依族曾被称为仲家,水族在地方志等文献里有仲夷、水户和老户之称谓。据《兴义府志·风俗志》记载:府亲辖境有二种,曰仲家……,
涂铭旌院士执教六十周年 刘庆宾院长专程赴永祝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仪表功能  重庆地区  理事长  功能材料  材料研究  院士  材料学  文理学院  执教  院长 
描述:【本刊讯】(记者刘应龙卢利平龙斌聂尊誉)——月,初冬时节。北方多处已是大雪纷飞,然而重庆地区却阳光和煦,微风徐徐;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月日一大早,重庆材料研究院院长、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功能材料》期刊社社长刘庆宾教授,便带上精心准备的贺礼录有贺词的
浅谈中国悬棺葬的类型及其成因
作者: 王思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置棺方式  祖先崇拜  悬棺葬  返水归真 
描述:中国悬棺葬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一种古老而又奇特的少数民族的葬俗。对于悬棺葬的研究对探讨我国南方一些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内涵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主要浅谈一下中国悬棺葬的置棺方式及其成因。
“僰人悬棺”定名无误:兼析川南悬棺葬的族属问题
作者: 邓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兴文县  都掌蛮  族属  悬棺葬  定名  川南地区  滇东北  四川人民  四川省 
描述: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属珙县、兴文县境内以及滇东北部分地区的悬棺葬(以珙县麻塘坝的最为典型),以其葬法之独特、分布之密集、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一绝,从而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关注。1954年冬,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珙县麻
一部跨学科的力作──评陈明芳的《中国悬棺葬》
作者: 吴定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东南亚地区  跨学科  悬棺葬  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  民族迁徙  宗教观念  地理分布  史料价值 
描述:一部跨学科的力作──评陈明芳的《中国悬棺葬》吴定宇中国自古注重丧葬,形成了历史悠久的丧葬文化。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和民族的丧葬方法和习俗各具特色。始自商周,迄于明清,广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十余个省区的悬棺葬,便是一种古老而又奇特的少数民...
湘西悬棺葬的文化意蕴
作者: 明跃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魂回归  楚文化  凤崇拜  湘西悬棺葬 
描述:悬棺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奇异的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湘西人认同悬棺葬是受楚文化的影响。悬棺葬既是楚文化中灵魂回归意识的表述,又是他们凤鸟崇拜这一集体表象的展演。湘西悬棺葬是楚文化在湘西地区传播的结果。
关于悬棺葬的学术讨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悬棺葬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3月10—14日在四川省珙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有关民族学、民族史、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中青年研究者共130余人。会议收到调查报告和论文80篇。现将会上讨论情况简略综述如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