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土家医外治法研究(续完)
作者: 田华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外敷疗法  土家医  熏蒸疗法  肘关节  土家族  肚子痛  治疗方法  坐骨神经痛  外治法  开天门 
描述:10 提风法提风法是一种治疗小儿风寒、风热以及伤食等疾病的外治方法。此法主要治疗小儿因风寒、风热而致的发烧,抽筋或屙肚子、肚子胀、肚子痛消化不良等症。用一鲜鸡蛋煮熟,在蛋的中间开一小圆孔(约1.5cm),把蛋黄取出,尽量保持蛋壳不破损,在小孔中镶入一大小与蛋孔适...
土家族哭嫁歌中骂媒现象新解
作者: 刘容 蒋述东 任光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骂媒  土家族 
描述: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女性出嫁时,伤别离,惧未来有感而发的哭唱歌谣。其中骂媒一段,新娘骂得酣畅淋漓,是哭嫁歌整个哀怨情绪的一种主动心理宣泄。通过分析媒妁职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土家族的婚俗,阐释了土家新娘骂媒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哭嫁歌及其中骂媒一段在当今社会的变迁。
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习俗  尔比尔吉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本文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那些开在彝家的花儿:从凉山彝族的“尔比尔吉”看彝人的婚恋观
作者: 姚利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  婚恋  尔比 
描述: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古敢水族歌谣与对歌活动
作者: 鲁庆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生活  哭嫁歌  风俗习惯  风俗歌  活动内容  劳动歌  情歌  内心世界  祭祀  云南 
描述:生活在云南的水族与贵州三都的水族同源,据考由古代秦汉以始岭南地区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的百越中之骆越发展而来。明清时期,水族与布依族曾被称为仲家,水族在地方志等文献里有仲夷、水户和老户之称谓。据《兴义府志·风俗志》记载:府亲辖境有二种,曰仲家……,
氨基酸类农药的研究与进展
作者: 孔岩 黎植昌 刘治中 蒲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氨基酸  农药  进展 
描述:对近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的、在农业上具有应用前景的氨基酸类农药,按其结构分酸、酯、酰胺、金属配合物4类进行了介绍.不同的酸、酯可分别用作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虫杀菌剂;酰胺主要用作杀菌剂,尤其是缬氨酰胺;氨基酸稀土配合物作为农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龙虎山悬棺葬》探究性教学设计
作者: 缪鸿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任务  悬棺葬  探究性  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背景  旅游名胜  教学设计  龙虎山 
描述:一、教学背景教学任务本节内容是《中国旅游名胜》第四章《悬棺葬景观》的第二节,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典型课例。课程设计力求将材料分析与直观图片观察相结合,使学生阅读理解龙虎山悬棺葬的原因和悬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丰富导游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纪要
作者: 林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船棺  学术讨论会  重要课题  古代民族  悬棺葬  民族史  长江流域  葬俗  武夷山  春秋战国 
描述: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一种葬俗。两、三千年来,流行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在东南亚等地亦有发现,甚至远播至太平洋诸岛。对悬棺葬的研究,是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解决上述地区民族史方面的问题,有着极为密
中国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悬棺葬的专著——《中国悬棺葬》评介
作者: 陈启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研究方法  科学方法  悬棺葬  文化人类学  文化内涵  理论联系实际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地理分布  文化现象  民族研究 
描述:中国第一部系统深入研究悬棺葬的专著──《中国悬棺葬》评介陈启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岭南方少数民族诸种葬俗中最为奇特的一种。它不但葬地选点和葬具形制独特,而且葬式和礼仪也别具一格;加之其时空跨度大民族之间的关系复杂,年代不易判断,族属...
不寻常的葬俗:古峡迷雾话悬棺
作者: 郝国胜 任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悬棺葬  峡谷区  集中分布 
描述:三峡地区多悬棺。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反映了古代三峡区域民族的一种奇特的葬俗。上起奉节夔门,下至宜昌南津关,全长约190公里的三峡峡谷区域,先后发现了著名悬棺点凡十余处,它们集中分布在峡区长江支流两岸的悬崖峭壁上。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