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开顶·颇哇及其它——读《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有感
作者: 于劲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门穴  藏密  吉祥草  河北省秦皇岛市  自然吸入  特殊形象  开顶  发放外气  气功师  开天门 
描述:开顶、颇哇及其它──读《藏密颇哇法亲历记》有感于劲松一段时间以来,早就想对开顶"说三道四"了,却一直没有机会,直到读了马瑞并先生的《藏密颇哇法亲历记})后,才下决心要诉诸笔端了。对于开顶,广大气功爱好者一定不会陌生,在当今流行的气功各家功法中,它都是...
友情点歌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春花秋月  读友  兰州  万象更新  香港  辽宁  誓言  《选择》  唱情 
描述:友情点歌叶倩文、林子祥合作演唱的这首《选择》堪称当今流行歌坛对唱情歌的经典之作既有春花秋月式的舒缓、浪漫氛围也有“用一生换你一句誓言”般的执迷与不悔在这万象更新的’94岁首兰州读者向荣、香港读者沈极鹿、辽宁读者黑孩为本刊读友特约点登这首歌并祝大家“笑...
隐藏在民间哭嫁与哭嫁歌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彭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男权  女性意识  哭嫁 
描述:哭嫁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习俗,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充满了女性意识的自我表述。首先,通过哭嫁歌对压迫女性的夫家进行直接控诉;其次,哭嫁歌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女姓的性别意识;最后,通过哭嫁歌,女性在对男权制度下的婚姻形式进行批判的同时,表达了自己朴素的婚姻观。
匍匐的姿势或大地的倾听
作者: 刘照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山歌  哭嫁歌  太阳  号子  打闹歌  民歌  土家族  爱情  乌江  船工 
描述:1.一身土家族打扮,地地道道的农民装束,神韵、气质、动作无不透出几分稚拙憨厚,甚至带着几分滑稽。不过没关系,这恰是民歌手们身上的特质,为他们将要进行的"演出"做一层铺垫。这山没得那山高,那山妹崽捡柴烧;哪年哪月嫁是我,柴不弄来水不挑。
南岭民歌奇葩:嘉禾伴嫁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探索
作者: 颜五湘 张式成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专家学者  民歌  嘉禾县  湖南省  改革开放以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价值 
描述:郴州市嘉禾县伴嫁哭嫁歌〔简称伴嫁歌〕,2006年列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朵南岭民歌奇葩,自改革开放以来登上大雅之堂,得到政府相关机构的重视肯定:1993年嘉禾县被授牌湖南省
涂铭旌院士率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察组到四川良友公司稀土金属公司考察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稀土金属  考察  工程院院士  大学  副院长  工程学院  公司  四川  良友  材料科学 
描述:6月29日上午10时,我国著名的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率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察组到良友稀土公司考察(见下图)。考察组由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颖、工学博士讲师叶金文、硕士姜中涛组成。
我的文学三十年祭
作者: 陆天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祭  这个世界  创作动机  三十岁  觉新  亲戚们  十年  还给我  一竿风月  这一代人 
描述:三十年了。我的文学创作又走过了三十年的路。是"一竿风月"?还是"一簑烟雨"?抑或是"波涛万顷"?上小学三年级时,做作文。《我的理想》。我说我要当"作家"。我上学早。写作文的那年我七岁。我那个被多年的肺痨病已经折磨得几乎要对生活失去希望的
《中国悬棺葬》简介
作者: 胜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研究方法  祖先崇拜  体质人类学  悬棺葬  文化人类学  东南沿海地区  地理分布  比较研究  历史文献 
描述:《中国悬棺葬》简介胜之1987年10月,我校人类学系粱钊韬教授在病塌上审阅了陈明芳《中国悬棺葬》一书的写作提纲,并提前为这本书写了序言。一个多月以后,梁先生就离开了人世。悬棺葬分布在我国闽、浙、赣、台、湘、鄂、川、黔、云、贵等省,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以及...
“僰人悬棺”定名无误:兼析川南悬棺葬的族属问题
作者: 邓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兴文县  都掌蛮  族属  悬棺葬  定名  川南地区  滇东北  四川人民  四川省 
描述: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宜宾市属珙县、兴文县境内以及滇东北部分地区的悬棺葬(以珙县麻塘坝的最为典型),以其葬法之独特、分布之密集、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一绝,从而引起广大专家学者和旅游者的关注。1954年冬,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珙县麻
关于悬棺葬的学术讨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悬棺葬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3月10—14日在四川省珙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有关民族学、民族史、考古学、体质人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和中青年研究者共130余人。会议收到调查报告和论文80篇。现将会上讨论情况简略综述如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