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态艺术:“合阳线戏”
-
作者:
郭惠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阳 提线木偶 线戏
-
描述:合阳线戏为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早的,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仅存剧种。合阳线戏的渊源十分久远。起于汉而兴于唐,历经汉、魏、北齐、隋、唐、元、明、清各朝,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新的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地方经济的贫困,合阳提线木偶戏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
-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广东卷 紫金县资料本
-
作者:
紫金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编 来源:紫金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领导小组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间故事
-
描述:《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于1984年5月28日发通知准备联合组织编辑出版的一套书。另一题名为:《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本套书分: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三种。:本书由李长波主编。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谈原产地保护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质量技术监督局 原产地域保护 武夷岩茶 本质特征 原产地标记 原产地域命名 绍兴黄酒 铁观音 原产地保护 记者采访
-
描述:6月28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原产地保护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标准化处叶华生处长、李海平副处长: 据二位处长介绍,目前福建省原产地域保护的只有武夷岩茶,正在审批中的是古田银耳,其他的还在申报中,象安溪铁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谈原产地保护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质量技术监督局 原产地域保护 武夷岩茶 本质特征 原产地标记 原产地域命名 绍兴黄酒 铁观音 原产地保护 记者采访
-
描述:6月28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原产地保护等相关问题采访了标准化处叶华生处长、李海平副处长: 据二位处长介绍,目前福建省原产地域保护的只有武夷岩茶,正在审批中的是古田银耳,其他的还在申报中,象安溪铁
-
山城兴起绿色产业——永泰县着力建设“绿色食品县”
-
作者:
吴京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笋竹 绿色食品 “五个一”工程 永泰县 绿色产业 夏阳白 月柿 绿色生态农业 槟榔芋 无公害蔬菜基地
-
描述:永泰县充分利用山青水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他们致力于实施绿色生态农业“五个一”工程:即扩种1万亩李、梅、月柿、橄榄等名优水果;改造1万亩优质茶园;建立1万亩高产笋竹示范基地、1万亩西瓜、甜瓜基地、1万亩荷兰豆、槟榔芋、夏阳白等无公害蔬菜基地。
-
院士专家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都市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专家座谈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言献策 张景中
-
描述:近日,成都市科协举办了院士专家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瑁、张景中、朱中梁、陈星弼、李安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叶尚福、姜文汉、周光耀、罗平亚、李乐民、林祥棣等13位院士出席会议,共同为成都市科技、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传播与发展
-
作者:
王景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剧团 传播与发展 抢救 保护工作 提线木偶戏 傀儡戏 泉州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 周边地区
-
描述: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盛于唐宋,至迟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2006年6月,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泉州市木偶剧团是此千年历史的古老剧种唯一具有建制的集体传承单位。
-
福建柘荣太子参发生一种严重的新病害
-
作者:
王宗华 唐景章 吴石金 巫靖辉 张居念 王宝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病害 太子参 斑点病
-
描述:福建柘荣太子参发生一种严重的新病害王宗华唐景章吴石金(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福州350002)巫靖辉张居念王宝华(福建柘荣县植保站,柘荣353000)ANEWDSIEASEOF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INZHERONG,...
-
泉州提线木偶的发展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王审知 傀儡戏 泉州 提线木偶 道白
-
描述:据传,唐末王审知到福建称王时,大建宫院,从中州(河南的古称)聘请了不少名士学子,携带着傀儡戏具,在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因此“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口音。
-
24日,看提线木偶过《火焰山》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不间断 火焰山 泉州 文献记载 文化积淀 周边地区
-
描述: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古稀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
上页
1
2
3
...
6
7
8
9
1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