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全真道人居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赵卫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价值  人居理念  全真道 
描述:全真道内丹修炼得以进行,需要满足法、财、侣、地四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地"即是指修道场所,而全真道的人居理念主要体现在其对修道场所的选择上。其在选择修道场所所体现出来的崇阳、择静、取便和尚简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合理而科学的择居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从宁德支提寺云锦袈裟和闭嘴龙纹饰看明初皇家礼制
作者: 郑自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宁德  建文帝  明初  龙纹  朱元璋  袈裟  纹饰  五爪金龙  明代  舍利塔 
描述:前不久,笔者受福建宁德市政府的邀请,参加了"建文帝下落与陵寝问题研讨会"。会前我们考察了宁德上金贝地区一座疑似建文帝陵寝的古墓,墓围两边分别刻有闭嘴龙形石脊构件,成为断定该墓建成年代的重要线索之一。在考察宁德著名的支提寺,还得知该
功德长留天地间:“治癌高僧”提润法师追思记
作者: 陈国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徒  生平事迹  中国 
描述:“治癌高僧”、菲律宾马尼拉普陀寺、碧瑶市普陀寺方丈、闽东古田极乐寺方丈、福州开元寺方丈提润法师因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无效,于2月13日上午1030分在他驻锡40多年的福州开元寺安祥示寂。僧腊66,戒腊65。这位受世人钦敬的高僧走了,但他的功德长留天地间。
96太姥山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刻  唐宋时期  芭蕉  灵峰寺  太姥山 
描述:太姥山往唐宋已很兴盛,历史悠久,古寺众多,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遗迹。当时山南北有三十六寺院,其中以国兴寺、瑞云寺灵峰寺、芭蕉寺、天王寺规模最大。至今国兴寺的遗址上尚存石柱360根,寺前有楞枷宝塔、唐宋时期创作的人物、花卉、禽兽等雕刻和石牌。
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五
作者: 江建民 侯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角处  名胜古迹  《帝京景物略》  辽代  天宁寺  菩萨塑像  塔身  考略  金刚力士 
描述: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五江建民,侯伟天宁寺塔在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的不远处,矗立着一座优美挺拔的古塔,这就是北京最高的砖塔──天宁寺塔。天宁寺塔座落在原天宁寺内。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最初称光林寺,隋代改称宏业寺,唐代改称为天王寺,...
关庙对联赏析
作者: 库俊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关羽  对联  敕封  关帝庙  忠义  贵州省  湖南省  故事  关庙  圣人 
描述:关羽的故事妇孺皆知,崇祀他的庙宇遍布全国。佛教把关羽列为护法的伽蓝神之一。隋炀帝,关羽被敕封为『伽蓝菩萨』。明清两代,人们对关羽的崇祀达到了顶峰。清光绪皇帝对关羽的敕封加到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开发大安古河道盐碱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作者: 左冬娜 董小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行性  盐碱地  必要性  开发利用  古河道 
描述:开发大安古河道盐碱地的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非常显著。该工程主要以嫩江水作为供水水源,嫩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09.7亿立方米。工程规划从嫩江引水5.91亿立方米,约占嫩江年径流量的4.5%(P=75%),可见利用嫩江水资源是可行的。
大安山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耦合支护研究
作者: 李志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支护参数  锚索  数值模拟  锚杆  耦合支护 
描述:大安山矿10号煤层在深部掘进,巷道出现顶板松软破碎,两帮移近量加剧,局部片帮导致锚杆不能有效发挥支护作用,本文针对此提出了锚网索耦合支护方案,进行了锚网索耦合支护参数设计,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参数的变化取得最佳支护参数,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用效果。
压力容器厚板焊缝冲击功差异探讨
作者: 刘俊伟 王健美 潘胜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线能量  冲击功  埋弧焊  焊道分布 
描述:针对厚板焊缝冲击性能冲击功差异,从焊道分布、金相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埋弧焊还是手工电弧焊,冲击缺口开在焊道间重结晶区,冲击实验结果最好。主要是由于冲击缺口开在焊缝中间的重结晶区,避开了焊接形成的柱状晶区,重结晶区为细晶铁素体,冲击功高。
张立文的和合学
作者: 彭永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轮回  “六经注我”  学术思想  “我注六经”  哲学史家  张立文  哲学家  人生  和合学  哲学系  21世纪  文化战略  决定性 
描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问世了。当张先生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完一个甲圆道而进入下一次“轮回”,他在学术思想上也完成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即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由哲学史家到哲学家的转变。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