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批判佛教”的批判
作者: 张文良  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佛教  研究 
描述:“批判佛教”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佛教界出现的理论思潮。以松本朗、袴谷宪昭等为代表的日本佛教学者对中国和日本的禅宗,乃至日本的所谓本觉思想都进行了否定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构筑出原教旨主义的佛教史观,主张回到佛陀,重新发现佛教的真理所在。本书首先从时间维度对
艺术史研究 10
作者: 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编  来源: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文集  艺术史  研究 
描述:本书是艺术史研究的第十卷,分论文和书评两部分,主要收录了反思东亚墓葬艺术:一个有关方法论的提案;起源与终结——从瓦萨里到但托的现代艺术体制研究;孙过庭之志气——《书谱》文体考;洛阳新见北魏石棺床雕刻拓片述略;一幅宋代摩尼教《夷数佛帧》;《三才定位图》考
天目茶源 灵峰禅韵:记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
作者: 李广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协会  禅文化  湖州市  大会  县政协  茶文化  安吉县  灵峰寺  茶艺馆  天目 
描述:4月24日,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在浙江安吉县北天目灵峰寺举行。此届禅茶大会以"天目茶源.灵峰禅韵"为主题,由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湖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安吉县政协教文卫委员会、安吉灵峰讲寺承办,安吉县佛教协会、安吉第一滴水茶艺馆协办。
上海著名历史建筑天后宫如何走向未来
作者: 洪崇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八十年代  中国近代  松江区  河南  妈祖文化  历史建筑  建筑群  天后宫  上海人 
描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天后"文化曾在上海乃至中国的航运史上发挥过重要影响。位于河南路桥堍的原上海规模最大、形制最全、规格最高的天后宫,更曾和上海城市发展及中国对外开放紧密相连。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天后宫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险遭毁拆,由于社
摩尼教研究之展望
作者: 林悟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中国 
描述:本文回顧本世紀來摩尼教的研究,認爲在該領域的任何實質性進展,都是基於新資料的重大發現。文章著重依據八十年代以來摩尼教資料的新發現及其研究現狀,對該領域研究未來的趨向作了一般性的預測,特別是從中國學者實際出發,指出其可能突破的方位。
摩尼教在高昌的初传
作者: 荣新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高昌回鹘  近代  文书  兴衰  论证  王国  考古  出土  中心 
描述:以高昌城为中心的西州回鹘王国(又称高昌回鹘、天山回鹘王国),在公元十世纪时曾一度盛行摩尼教,已为近代以来当地出土的文书所证实。近年来,森安孝夫氏在《回鹘摩教之研究》一书中,对摩尼教在西州回鹘的兴衰过程作了详细的论证,使大批零散的文献和考古材料,
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
作者: 陈子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遗存  母系氏族社会  临水夫人  妇女地位  古代女性  男性生殖器崇拜  古俗  民俗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  象征性 
描述:从古俗遗存谈妇女地位的变迁陈子艾探讨本课题,既能有助于对遗留至现代的某些古俗文化内涵的认识,从而丰富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两性地位变迁等问题的理解,也能有助于以科学的眼光,从纵深的角度来审视剖析当今的某些妇女问题,从而更好地探寻解决这些问题...
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脉系溯源(六):金门呈盛世
作者: 梁英杰 唐新晖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功  文化  传承方式  战国时期  盛世  金门  武当山 
描述:武当山,有以来就是道家修习的重要场所,从远古的真武大帝到战国时期的尹喜,一直都延续着。这种延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基本上是以一种松散的方式传承着。这种传承方式在武当太乙门中,被称为星野传承。这一段时期称为星野时期。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隋唐。
台湾地区妈祖灵力诸说探讨
作者: 林美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仰社群  流动性  妈祖灵力  父系社会  集体力量 
描述:妈祖信仰渊远流长,在台湾地区蓬勃兴盛至今,未曾有。考其灵力之源,民间主要有:巫女说、应化说、兵马说、正统说、敕封说、香火说、社群说、跨海说、流动说九种。以上灵力诸说,既有源自于妈祖本身的力量,也有源自于历史的正当性,但最多的动力还是源自于妈祖信众的社会动能。
闽台地区回族、畲族的妈祖信仰
作者: 陈支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台  畲族  妈祖信仰  回族 
描述:重点调查福建泉州回族郭氏家族和丁氏家族,以及台湾蓝氏家族的妈祖信仰,叙述现状并追溯其历史。指出研究闽台少数民族崇拜妈祖现象,对认识文化的超越与认同是中华民族凝聚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以及对深化南中国区域文化变迁的整体考察等方面皆有意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