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南山寺佛教史略
作者: 肖雨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佛教史  《元史》  五台山  《佛祖历代通载》  五台山佛教  佛教音乐  华严道场  住持  华严学 
描述:南山寺佛教史略肖雨南山寺,元代时谓大圣佑国寺;到明代时,谓大圣佑国禅寺;清时,则谓南山极乐寺。为什么呢?光绪三年(1877)李自蹊的《南山寺碑文》说:抑知佛生西方净土,其国曰极乐世界。兹则释迦牟尼佛原迹古刹,琳宫梵宇,十方衲子登临皆清凉极乐。诸佛云...
合肥市发现明代瓷窖藏和唐代邢窑瓷
作者: 程如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馆  图版  底径  窖藏  唐代  明代  口径  合肥市  邢窑  瓷器 
描述:一 1975年5月,合肥市机械局长江路西段,明清天王寺旧址内施工时,发现瓷器窖藏,当即报告了市文化馆,由文化馆派人进行清理。窖藏在地下一米深处,紧靠石块墙基的拐角。瓷器重叠直放或侧放(图一),上盖一铁器,因锈蚀过甚,又被掘碎,器形不明。瓷器保存完整的尚有二十八件。同时出
北京天宁寺
作者: 赵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仿木结构  寺塔  补间铺作  辽代  仁寿  天宁寺  建筑史  八角形  舍利塔  金刚力士 
描述:天宁寺位于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白云观以南。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当时叫做光林寺,隋仁寿时称宏业寺,唐开元时改称天王寺。到了辽代寺后添建了一座舍利塔。金大定时寺又改称大万安禅寺。元末寺院毁于兵火,荡然无存,只余高塔茕孑无依。明初,成祖朱棣
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五
作者: 江建民 侯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角处  名胜古迹  《帝京景物略》  辽代  天宁寺  菩萨塑像  塔身  考略  金刚力士 
描述:北京名胜古迹考略──北京古塔之五江建民,侯伟天宁寺塔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的不远处,矗立着一座优美挺拔的古塔,这就是北京最高的砖塔──天宁寺塔。天宁寺塔座落在原天宁寺内。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最初称光林寺,隋代改称宏业寺,唐代改称为天王寺,...
缘结福鼎·茶和世界
作者: 孙状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以缘结福鼎,茶和世界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太姥山资国禅茶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于2009年11月15日上午福鼎资国寺举行。该活动也是第三届海峡茶博会福鼎分会场的一个重要茶事活动。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现状与对策
作者: 程樟峰 朱小梅 朱乐梅 洪晓霞 翁华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对策  野生动物  自然保护区 
描述: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产生了野生动物游离于保护区周边觅食,破坏农作物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浙江安吉博物馆藏西晋青瓷堆塑罐
作者: 程永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瓷  清理  西晋  安吉县  出土 
描述:1997年4月,安吉县博物馆灵峰寺公路扩建过程中清理了一座西晋残墓,出土了西晋青瓷堆塑罐一件,另有青瓷耳杯、狗圈等。堆塑罐通高48.5、口径12.5、底径15厘米,胎质坚硬,通体施釉,釉色光洁透亮呈青绿色。罐体上部堆塑繁密,以楼阙为主体,另
溪柄狮峰寺
作者: 西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  文学作品  诗歌 
描述:仿佛苍鹰飞翔的姿势千年风云里凝固了“广化禅林”的御笔滴着清香 藻井的龙珠沉睡在模糊的朝代里 天花彩绘一点点掉落 寂寞与竹风树影,会与谁秘密商谈 佛教的乐音从无人的斋堂传来,春山更加空远了 风夹着雨点 惊醒梦中人 帘外 又见新阳 却不见我想要找的那个人
河神黄大王:明清时期社会变迁与国家正祀的呼应
作者: 李留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明末  呼应  巡抚  国家  社会变迁  沿岸地区  河道总督  黄河  明清时期 
描述:黄大王是明末出现在民间的黄河神。大约在万历以后有关黄大王的神话开始豫鲁黄河沿岸地区传播,到乾隆三年经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和河南巡抚尹会一的奏请,黄大王被敕封为灵佑襄济王, 进入国家正祀,与金龙四大王并为河神。
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社会课程标准(2013修订版)述评
作者: 谢欧 陈时见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加拿大  社会课程 
描述: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一贯重视中小学社会课程教育,并于近期完成了安大略省1~8年级社会课程标准(2013修订版)的修订工作.本文介绍了修订后的社会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组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为我国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