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
作者:
杨易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环境 昆嵛山 宗教信仰 全真道
-
描述:作为全真道的发源地,昆嵛山对全真道的兴起与发展有过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宗教信仰两个方面探究昆嵛山为全真道兴起和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并分三个阶段分析昆嵛山在全真道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变化。
-
太监·乐舞生·道教:《新编北京白云观志》片断
-
作者:
李养正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玄天上帝 龙门派 霍山 道教 白云观 道士 光绪年间 太监 全真道 明成祖
-
描述:在明清代道教宗派中,有全真道分支岔派“霍山派”、正一道分支岔派“宣真派”。此两派以其特殊性及其活动局限性,一般少为人知,故而亦少见有资料述其源流。为俾补道教历史资料,兹就余所见闻,略为记述。在本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热潮中,北京市寺庙管理组也对市...
-
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
-
作者:
卢国龙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思想理论 《易》 内丹道 《周易》 魏晋玄学 道教学 重玄学 《老》《庄》 司马承祯
-
描述:论唐代《易》、《老》兼综的道教学风卢国龙唐代道教的思想发展,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经历了一次大的转折,即由重玄之道转向内丹道。重玄与内丹,在心性修养的层面上是相通的,但二者又有差别。前者是一种思辨哲学,即从本体论的高度思考性灵超逸等问题,又因宗承老子学...
-
道教洞天福地:武当山
-
作者:
万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堰市 东汉时期 太和山 中国道教 湖北省 真武 唐代 武当山 杜光庭 丹江口
-
描述: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为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真武大帝的道场。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其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武当’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略早于中国道教形成的东汉时期。
-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道教传统的形成
-
作者:
李留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宋 道教传统 玉真公主 王屋山 司马承祯
-
描述:王屋山作为天下第一洞天而闻名于世。唐代中期著名道士司马承祯、玉真公主是王屋山道教兴起的核心人物,司马承祯的洞天福地说极大提升了王屋山在道教中的地位。后世道士对于司马承祯的不断强调使王屋山道教传统最终形成。金元新道教的复兴即以唐宋的道教传统为基础。
-
术道间启真义──“篆刻通论”评论
-
作者:
张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通论 审美心理 篆刻艺术 自然循环 真义 形式规律 内在精神 美学 术道 “术”
-
描述:术道间启真义︽篆刻通论︾评论张南十年践履,两年沉思,李梢硕士著成了二十五万余字的《篆刻通论》。这本我国首部系统剖析篆刻艺术的专著,自1993年问世以来,不仅篆刻界视为“一大成果”,在载“道”的人文学界也有反响。曾在《读书》、《人民日报》等刊物上看过赞...
-
金元全真道后弘期掌教研究
-
作者:
程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石略 孙真人 后弘期 道家 大宗师 道园学古录 道教史 全真道 丘处机 图书馆
-
描述:有关金元全真道后弘期掌教的传承时间、门派、业绩等基本情况,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作者广泛搜集《道藏》方志和文集等方面的史料,不仅排列出了一个新的传承时间表,还发现了一位被前人遗漏的掌教.文章对诸位掌教的事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分析了后弘期掌教的特点.
-
浅析全真道戒律的社会控制功能
-
作者:
唐怡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控制功能 约束 维系 全真道戒律 弥补
-
描述:全真道戒律是全真教对教徒言行、思想的规定,是教徒在修行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其内容具有丰富的伦理思想。这样一种具有伦理内涵结构的全真道戒律所产生的社会控制功能,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1)对个体的双重约束;(2)对教团组织的维系功能;(3)对国家法规的弥补功能。
-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
-
作者:
王志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闵一得 全真教 朱元璋 龙门派 王常月 道教 正一道 全真道 邱处机 源流考
-
描述: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王志忠语有“龙门、临济半天下”,全真教龙门派自清初以来传播之广与徒众之多,实属罕见,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有关史料加以科学的甄别和分析,探讨了关于龙门派的派名由来、创派人以及形成和兴盛的过...
-
中日禅学“坐禅”思想之比较——以道一与道元为主
-
作者:
李聪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元 打坐 马祖道一 坐禅
-
描述:本文通过对马祖道一“坐禅岂能成佛”与日本曹洞宗祖师道元“只管打坐”思想之比较,意在说明禅宗内部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坐禅”思想的发展,以及中日两国由于传统文化之差异,而各有所偏重,但最终二者虽有形式上之不同,但意旨却都在阐扬禅宗之义理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