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学术国际化一瞥:以“三夷教”研究为例
-
作者:
马小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景教 三夷教 祆教
-
描述:回顾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术国际化第二波中以及新时期三夷教研究的主要成果,概括其特点为:进入了"世界学术之新潮流",直接研究了传统汉籍,发掘和研究了敦煌、吐鲁番文书、墓葬石棺、民间宗教文书、绢画等各种新材料,应用了回鹘文、图像学等新方法,取得了出色的成果。
-
《古厝娶亲》:民俗歌舞化的一个尝试
-
作者:
王闽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生存发展 和睦共处 对外贸易 泉州 民俗歌 伊斯兰教 历史文化积淀 文化繁荣 天主教
-
描述:泉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宋、元时期的泉州,经济文化繁荣、对外贸易发达,因此也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信仰的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扎根泉州,众多的宗教交杂在一起,大家和睦共处、彼此生存发展,足见泉州人海纳百川的气魄与胸怀。
-
开拓民间宗教研究的新领域──《林兆恩与三一教》评介
-
作者:
战继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宗教结社 林兆恩 三教合一 理论体系 新领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民间宗教 三一教 社会思潮
-
描述:开拓民间宗教研究的新领域──《林兆恩与三一教》评介战继发在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异中有同,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联系,彼此渗透,而逐渐走向融合,从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三教合一的思想萌芽于东汉末年,此后逐渐流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援儒释道或...
-
读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
-
作者:
张克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林国平 书评 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兆恩与三一教》 九序心法
-
描述:读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张克伟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嬗变的历史思潮来看,三教合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其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牟子所撰写的《理惑论》。自始以后,三教合一的思想逐渐流行,终于汇聚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宋元时期,公开倡导三教合一论的知识分子...
-
玄极宝殿之谜
-
作者:
王子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恩 钦安殿 八卦方位 左顺门 享礼 真武 中正殿 《明实录》 坤宁宫 雨花阁
-
描述:宫中有两座玄极宝殿翻开《明实录》,我们发现明代嘉靖时宫中存在着两座玄极宝殿。一座位于御花园中坤宁宫北,原名钦安殿,建于永乐时期,供奉真武大帝。嘉靖十五年十二月十九日,皇子降生,嘉靖帝为报神恩将钦安殿更名为玄极宝殿,《明世宗实录》记载曰:「上依拟仍命百官各加恭敬毋
-
道教洞天福地:武当山
-
作者:
万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堰市 东汉时期 太和山 中国道教 湖北省 真武 唐代 武当山 杜光庭 丹江口
-
描述: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为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真武大帝的道场。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其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武当’之名最早见于《汉书》,略早于中国道教形成的东汉时期。
-
梓潼为什么被称为文昌帝乡和祖庭
-
作者:
周朝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上古时期 四川盆地 文昌 绵阳市 公元前 西北部
-
描述:梓潼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丘陵向低山过渡地带,现隶属于绵阳市辖。梓潼之名很古老,上古时期曾为梓潼国,很早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为蜀先民早期卉发地之一。为蜀国北部门户,号称“扼控三巴”、“益州矜领”。建置历史久远,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285年始置郡县。
-
沧海馨香:妈祖文化的发展特点略论
-
作者:
吉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特点
-
描述:妈祖信仰是中国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产物,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六个时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又有着新的形态出现。文章从四个层面分析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三教共塑、多元神职、影响广泛、维系华人。
-
古田处处见幽奇
-
作者:
谢德尤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江流域 《明史》 陈靖姑 国际人类学 文化内涵 水口水电站 古田县 国际学术研讨会 闽都别记 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古田处处见幽奇本刊特约记者谢德尤古田县建县于盛唐时期,属福州语系,历史上在福州十邑之列,现属宁德地区。古田地处闽江流域,人文荟萃。这里山峦谷壑与溪流潭瀑错落有致,自然胜景与文化内涵交相辉映,诞育了传列《明史》、闽清派开山鼻祖张以宁,建国后我国第一批最...
-
略谈泉州民间信仰中的自然崇拜
-
作者:
陈桂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崇拜 酬天敬地 泉州 祈风乞雨
-
描述:自然崇拜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谈谈历史上在泉州人社会生活中影响较大或较有文化内涵的天地崇拜、风雨崇拜等.对于社会主义时期将长期存在的民间信仰,既要看到其消极性,又要正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使之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