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汉族,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1954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宁夏固原民族师范学校讲师。在长期的作文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在《作文互批互改好处多》一文中提出的一些较完整系统的主张和做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肯定,它对于改革作文教学现状,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可行性;曾获首届全国中师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大奖赛二等奖,和宁夏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另外,他还编写(合著)了《中师文选鉴赏辞典》,负责编写说明文赏析部分内容;已于1991年由广西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深受广大中师学校师生的喜爱。
男,1934年5月生,山东省莱州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9月毕业于莱阳农校农学专业,同年分配到垦利县建设科工作,1956年调到广饶县,先后在县农校、农技站、棉花办公室、农牧局工作,现兼任东营市科协委员、市农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88年晋升为高级农艺师。 李云彬同志近40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他在全县大面积推广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摘早蕾”、喷施助壮素、催熟剂等新技术;繁育、推广棉花抗枯、黄萎病良种。主持的“棉田立体种植增产技术开发试验”课题,1989年获东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了省棉办下达的丰收计划项目“十万亩棉花综合增产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参编了《农民技术员技术手册》和《农业实用新技术》等书;在全县举办各种棉花培训班42期,在县广播电台播出技术广播讲座31期,为基层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 1991年被授予山东省立体农业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以来3次被评为山东省棉花生产系统先进工作者。
(1933~)女,河北唐山人。小学毕业,1945年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学员班学习半年。历任哈尔滨东北铁路文工团演员,志愿军八五○五部队文工团、宝鸡铁六局文工团演员兼副队长,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演员。一级演员。1946年首次公演歌剧《刘巧儿告状》。1985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饰有话剧《莫斯科性格》安娜、《三千里江山》姚志兰、《十二次列车》小李、《年青的一代》夏倩如、《千万不要忘记》姚玉娟、《战地黄花》张秋菊、《杜十娘》杜十娘、《高山下的花环》吴爽、《霓虹灯下的哨兵》曲曼丽、《唐人街上的传说》艾丽、《战斗的青春》小鸾、《花园街五号》罗曼,歌剧《新条件》秀莲、《枣红马》女儿、《鸭绿江上》、《夫妻观灯》,戏曲《王三打鸟》女儿、《断桥》白娘子、《刘海砍樵》胡秀英,电影故事片《鸽子迷的奇遇》杜母、《金钱大裂变》居委会干部、《中国勇士》将军夫人、《女人的故事》小五子妈,电视剧《三国演义》吴太夫人、《白龙潭传奇》慈禧、《台湾军官的故事》夫人、《无雪的冬天》母亲、《彩路》母亲、《高楼下的影子》局长夫人、《王震将军》王震夫人、《天伦王朝》母亲等。获1949年东北全军表演唱二等奖,独唱《郭金声》获1952年全军汇演一等奖,小歌剧《刘海砍樵》获1956年全军汇演表演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