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广东北海(今属广西)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理科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生物学系主任、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命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及昆虫外激素研究室主任兼南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蠊尾须毛状感受器、昆虫性引诱外激素及细胞抑制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著有《肾上腺肥大现象》、《松毛虫性外激素》等。
男,一九○五年生,晋江安海人。现为台湾立法委员。上海群治大学法科毕业,中训团党政高级班一期、“革命实践研究院”第十七期结业。曾任国民党福建安溪、海澄、漳浦、宁德、甘肃榆中等县县长,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驻菲律宾总支部执行委员兼书记长,甘肃《民国日报》社长,福建四区、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去台初期曾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书记长。现为台湾立法委员、台湾省“中菲文化社经济协会”理事长。著有《地方自治纲要》一书。
肢残人 作家 1956年生,女,汉族,唐山市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高中文化,为唐山市合成化学厂职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砸伤,致外伤性脊椎珠网膜炎造成高位截瘫。致残后,刻苦学习文学和写作,后又学习英语。1983年处女作在《冀东文学》上发表。先后又发表诗歌《我的生命在开拓》、《我的爱》等30余篇。还翻译三部中篇外国小说。用英文写的散文《不做生活的旁观者》,1986年发表在《中国建设》上;《中国日报》专题报道她的事迹。散文《用爱回报人生》获全国卫生文学创作奖。为冀东烈士陵园编写和抄录了近90万字的烈士资料。1986年被共青团唐山市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唐山市分会会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省、市20多单位宣传报道她的事迹。
高级教师。女,1932年10月出生,四川遂宁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曾任成都市包装技术职业中学政治课教师,政治科教研组长。主要贡献: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工作,锐意改革,勇于进取,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曾出席成都市教育革命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有关领导的表彰,并颁发了奖状。在教学中,较为准确地、全面地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还注意在教学、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认真启发学生思维,使其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与运用,培养出一批批人才。团结政治组全体教师共同组织研究、观摩课,共同搞好政治课教学。在20来年的教研组工作中,曾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成都晚报》发表文章,予以公开表扬与鼓励。曾两次出席成都市妇女代表大会。
(1915—)红军女战士。四川营山人。1931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营山县苏维埃内务委员会代理主席、县妇女部长、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1934年在巴中保卫局工作,不久调任川陕省苏维埃卢森堡经济公社社长。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参加西征军,任前进剧团剧务股长。后被马步芳骑兵逮捕,押到甘肃张掖。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留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同年与谢觉哉结婚。1940年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机要秘书、延安市妇联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司法部机要秘书。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文书科科长、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司法行政处副处长,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离休后,任全国老龄委员会委员、谢觉哉文集整理组组长、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校外辅导协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