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郭公木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又名梦熊,字卓如,乳名以焯。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生于斜滩。早年负笈福安及福州,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私立福建政法学校,民国4年(1915),由学校选送赴日本深造,民国6年(1917)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在日本期间,郭公木积极参加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活动。回国后,在福建政法学校担任教职。
全文:又名梦熊,字卓如,乳名以焯。清光绪十七年(1891)十月生于斜滩。早年负笈福安及福州,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私立福建政法学校,民国4年(1915),由学校选送赴日本深造,民国6年(1917)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在日本期间,郭公木积极参加东京中国留学生的爱国活动。回国后,在福建政法学校担任教职。结识了不少省垣名流。民国9年(1920)省教育厅委任郭公木为省立第三中学校长(校址在霞浦)。郭到任后,延聘名师,在闽东地区广招学生,给予优惠待遇,还帮助毕业生升学深造,为开发闽东山区民智做了大量工作。 民国11年(1922)郭公木重返福建政法学校任教。 民国16年(1927),省政府委派郭公木为泰宁县县长。是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郭公木任职时,能“洁身自爱”,“不取民间钱物”,下乡时轻装简从,并禁止县府人员向百姓索取下乡的“草鞋钱”和审案时的“堂礼”,还明令取消一些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当时,军阀部队调动频繁,拉伕派款,百姓有苦难言,郭向上峰陈情,争取到一笔款项分发给受害百姓。此外,他自兼泰宁县模范小学校长,还筹建粮仓积谷防饥,倡修县志等,为泰宁人民做了几件好事。 两年后,省调郭公木任龙岩县长。龙岩是军阀陈国辉的地盘,郭不愿与陈同流合污,不就龙岩县长职,仍回省政法学校任教。 民国18年(1929),福建政法学校改组为“私立福建学院”,郭公木任教授兼院部秘书,并任乌山图书馆常务董事。 郭公木政治上比较开明,在省城期间,共产党人范浚、范式人被当局逮捕,郭公木参予援救他们出狱,为革命做过有益的工作。 抗战爆发前夕,郭公木一度离校,任省禁烟委员会及账济委员会委员等。 民国32年(1943),郭公木被福建学院校董会选为院长。时学院暨附中内迁闽清白云渡,经费困难,物价飞涨,郭公木主持校政,备尝艰辛,一直支撑到1949年。至此,郭公木前后共在教育界工作了三十多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反人民内战。由于郭公木威望高,却被国民党当局“选”为“国民大会”代表、“中央立法委员”及省“戡乱委员会”委员等职,这不能不令人为之惋惜。但可喜的是,郭氏仍拒绝了“省财政厅长”之任命,并拒绝跟随国民党政权逃台。解放后,他受聘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工作尽心尽力,著有《辛亥革命处理八旗官兵的经过及近代农民革命史稿》。 1669年3月,郭公木逝世于福州,享年79岁。
李执中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2年1月生,湖南平江人,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二级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1949年参军,曾随中国艺术团、中国民间艺术团出国演出,任男高音声部长。50年代,任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第一任男声合唱排练长,演出过《澧水船夫号子》、《游击队歌》、《跳木马
全文:1932年1月生,湖南平江人,作曲家,声乐教育家,国家二级作曲。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湖南省老干部书画协会会员。1949年参军,曾随中国艺术团、中国民间艺术团出国演出,任男高音声部
许信焜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14~1937),原名信坤,乳名家年,学名成龙,江西省横峰县人。少时读私塾。1927年冬,方志敏领导弋阳、横峰起义,许信焜任儿童团团长。1930年到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不久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第八十二团,任政治处技术书记,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红十军改名红十一军,后扩编为红七军团,许信焜
全文:中失利,突围部队回赣东北。1935年1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3月底进驻浙西南,许信焜任挺进师政治委员会秘书,开展游击战争,建立苏维埃政府,打土豪分田地。同年10月,为适应反“围剿”斗争,建立
陈修茂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月至1972年9月任福建省古田县文艺宣传队干事。1972年9月至1975年8月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1
全文:(1951.7~)男,1951年7月出生福建省福清县。1970年2月参加工作。197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普文化程度。1970年2月至1970年6月为福建省古田县大桥公社插队知青。1970年6月至1972年9月任福建省古田县文艺宣传队干事。1972年9月至1975年8月在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1975年8月至1981年2月任福建省古田县委宣传部干事。1981年2月至1983年8月任福建省古田县团县委书记。1983年8月至1984年10月任福建省宁德地区团地委书记。1984年10月至1987年6月任福建宁德县委副书记。1987年6月至1990年8月任福建省宁德县(市)委书记。1990年8月至1990年10月任福建省宁德地委委员、纪委书记。1990年10月至1994年9月任福建省宁德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纪委委员。1992年3月至1992年7月参加中央党校进修二班第18期学习。1994年9月至1995年10月任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1995年10月至2001年7月任福建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99年3月至1999年6月在福建省委党校第29期厅级班学习。2001年7月任福建省纪委副书记、厦门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8年2月起任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02年12月当选厦门市政协主席。
程德全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860—1930)字雪楼。四川云阳人。早年为幕僚,1895年由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保奏为候补知县。1900年沙俄借口义和团运动排外,派兵入侵东北,拟攻齐齐哈尔。程此时为黑龙江行营营务处总办,受命与俄军谈判。他允以和平让城,并殷勤接待占城的俄军,颇得侵略军的欢心和信任。由此却在官场中博得富于胆识、善
全文:(1860—1930)字雪楼。四川云阳人。早年为幕僚,1895年由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保奏为候补知县。1900年沙俄借口义和团运动排外,派兵入侵东北,拟攻齐齐哈尔。程此时为黑龙江行营营务处总办,受命与俄军谈判。他允以和平让城,并殷勤接待占城的俄军,颇得侵略军的欢心和信任。由此却在官场中博得富于胆识、善办交涉的名声。1903年被慈禧召见,升道员,署理齐齐哈尔副都统。1905年又升为署理黑龙江将军。两年后,东北改设行省,他又任署理黑龙江巡抚。后因不合于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遂称病辞职。1909年任奉天巡抚,次年调江苏巡抚。程宦海多年,老谋深算,善为权变。至苏州后广为交结,尤与立宪派头面人物如江苏咨议局局长张謇等人关系密切。武昌起义爆发后,程一面命令各地加紧镇压反清斗争,一面与山东巡抚沈宝琦等联名电奏清廷,请求解散亲贵内阁,提前宣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称只有如此才能釜底抽薪,“消弭革命”,使“皇室永葆尊严”。他认为这是“长治久安之策”。但朝廷没有采纳。11月初上海光复,程见清王朝颓势已成,便接受苏州绅商的劝说,于11月5日宣布江苏独立,自任为“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这是旧官僚投机革命的典型。为表示革命已有所破坏,还令人用竹竿挑去巡抚衙门上的几片瓦。五天后就命令各地恢复秩序,严防“匪徒乘机骚扰”。对下层社会的反清革命斗争,如扬州孙天生起义,无锡、常熟、江阴边区千人会起义等,无不当作匪徒加以残酷镇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内务总长。袁世凯窃国后,程拥护袁的独裁统治,被任为江苏都督。“二次革命”时抗拒讨袁,曾电令南京卫队营营长捉拿黄兴未遂。后退出政界,晚年寓居沪、苏,诵经拜佛。
张学清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徐闻县人大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徐闻县委副主任。 主要贡献:擅长拳术、长短器械。1
全文:高级教练。男,1935年11月出生,广东廉江人。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现任职于广东徐闻县体委。广东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广东湛江市武协副主席,广东省武协蔡李佛拳总会名誉会长,湛江地区洪拳研究会顾问主任,国家武术一级裁判,徐闻县人大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徐闻县委副主任。 主要贡献:擅长拳术、长短器械。1955年考入武汉体育学院。1958年毕业分配在湖北仙桃市体委任武术、足球、篮球教练;1962-1970年任仙桃市杂技团技术、武功教练;1971-1974年任仙桃市剧团武功、武术教练;1979年任徐闻县体委武术教练。期间多次在徐闻县城乡及中小学组织举办武术班、狮子班;挖掘整理南派单枝长棍、南派双刀、蛇鹤拳、龙虎会拳、盾牌刀、龙虎豹争威拳、梅花双刀、九环大刀等传统武术拳械套路;培养众多优秀武术人才,向高等院校输送学员15名、市运动学校3人,省体校2人,省专业队4人;培养的学生曾获全国散打比赛65kg级冠军,1991年全国青年拳击锦标赛67kg级冠军,1992年成都“通工杯”武术锦标赛65kg散手冠军并获中国武英级运动员称号,1985年全国工人运动会武术赛获优胜奖。个人1988年获徐闻县“十大成就”、“十大开拓者”称号;1988、1989年评为徐闻县先进工作者;1988、1992、1993年再获工作业绩资金奖励,并获徐闻县先进政协委员、湛江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及运动员亚洲散打冠军教练奖金奖励;1994年获“广东武林百杰”称号。1984年度国家体委评为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先进个人。
陈得芝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陈得芝(1933~)  中国历史学家。福建霞浦人。1933年11月3日生。1956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0年同校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室主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1983年当选为中国元史研究会
全文:陈得芝(1933~)  中国历史学家。福建霞浦人。1933年11月3日生。1956年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60年同校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室主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1979年当选为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理事,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1983年当选为中国元史研究会副会长。  陈得芝长期从韩儒林研究蒙古史、元史,并担任教学和培养研究生工作。开设过中国古代史、元史、北方民族史、中西交通史、蒙元史专题研究、民族史研究中的对音与勘同等课程,能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国有关学科的教学水平。他先后参加了高校教材《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的编选,《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绘等工作。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副主编及《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在韩儒林主编的两卷本《元朝史》中,承担了全书近一半篇幅的撰写。他在国内十余种学术出版物中发表论文六十余篇,涉及北方游牧部族、元代政治及社会、中西交涉和海外交通、蒙古地区历史地理、吐蕃史等多种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尤精于北方民族史地之学。学术成果除《元朝史》和《中国历史地图集》外,主要论文有《辽代的西北路招讨司》、《元岭北行省诸驿道考》、《元察罕淖儿行宫今地考》、《元称海城考》、《十三世纪前的克烈王国》、《元乌思藏宣慰司的建置年代》等。
丁汉波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丁汉波动物学家。1912年11月3日生于福建省古田县。曾为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理事长,福建省动物学会理事长。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是中国发育生物学会理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福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福建省科协荣誉委员。1931~1936年在原北京燕京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
全文:,以及福建蛇类等,获福建省科技成果奖。福建两栖类和爬行类地理分布及系研究,获福建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二等奖。进行鸭类杂交、番鸭与麻鸭的人工授精技术研究。此人工授精技术经推广后经济效益甚大,1990年获
李庆安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  李庆安  李庆安(1959年1月17日-  ), 台湾 政治人物,出生于 台北市 ,原籍 湖北省 武汉市。 政治大学 新闻学系学士, 美国 马里兰大学传播硕士。前“行政院长” 李焕之女,台湾第一位被查出拥有 美国籍的立法委员,并遭注销当选资料,一审诈欺罪名成立。   李庆安是岛内
全文:  李庆安  李庆安(1959年1月17日-  ), 台湾 政治人物,出生于 台北市 ,原籍 湖北省 武汉市。 政治大学 新闻学系学士, 美国 马里兰大学传播硕士。前“行政院长” 李焕
刘国光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
全文:(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开始他的科研工作生涯。 1951年,刘国光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国立经济学院当研究生,1955年他写的学位论文《国民经济计划中的物资平衡》被通过并获得副博士学位。刘国光回国后继续从事经济研究工作,先后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并曾兼任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刘国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他在社会主义再生产、国民经济计划平衡和经济体制问题等领域,撰写了大量专著、译著、论文、调查报告、内部研究报告,计100多种、数百万字。 他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50年代,他在调查研究我国计划平衡经验的基础上写出的调查报告,以及60年代初参加国家计委组织撰写的《十年计划工作总结》,其中由他主笔写的有关积累消费、综合平衡问题,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计划平衡工作中的失误所作的深刻分析和正确判断,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较早在考察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78年,他提出了综合平衡与经济体制的相互关系问题;接着又提出了“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主张,就是利用与价值范畴有关的经济杠杆来调节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他还提出了将经济办法与行政办法正确结合,避免管理方法的“单打一”。1979年春,他与人合写的专题论文《论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在国内外经济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刘国光认为,生产目的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最本质的东西,而离开了生产目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也就无从分析清楚。从生产目的出发来研究这个问题是符合马克思的方法的,马克思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的。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概念时,注意的不是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物质特性方面,而是劳动借以实现的社会形式特别是其交换价值方面;重在看它所提供的交换价值是否超过资本家偿付的可变资本价值从而为他带来一个“剩余价值”。这种研究方法应该为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时所遵循。 每个社会主义企业和每个劳动者,不管从事的是物质生产还是服务性劳动,只要能为社会提供纯收入,这个企业就是生产性企业,这个劳动者就是生产性劳动者。反之,则不能叫做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生产性企业或生产性劳动者。刘国光认为,这种方法对于观察和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理所当然地把那些效率低、浪费大的亏损企业当作“非生产性企业”对待,从而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关、停、并、转;对于许多不提供纯收入(剩余劳动产品价值)而靠吃国家吃社会来维持其活动的非物质生产单位,今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项任务,就是对这些单位按不同情况尽可能创造条件实行企业化,转而为国家提供纯收入。 刘国光主张根据生产劳动一般计量一国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他认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并不能消除劳动过程的一般规定”(马克思语),因此,劳动特殊与劳动一般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只是前者着眼于生产关系,后者着眼于生产力,二者范围不尽相同。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总量,表现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规模、经济实力和经济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总的生产能力的指标,基本上是属于生产力范畴下面的统计概念。在计量一国的社会生产总量时,不仅要包括这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生产,也要包括其他经济成分的生产;不但要从时间上考虑不同年份对比的需要,也要从空间上考虑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之间对比的需要。因此,一个国家社会生产总量的计量口径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比性,而不受劳动的社会形式变化的影响。如果以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劳动概念(劳动特殊)作为计量依据,其结果必然不完整、不稳定、不能进行历史的国际的对比。因而他主张以劳动一般计量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刘国光强调了马克思关于从事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一般不属于生产性劳动的观点。 对于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关系,刘国光认为,“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起点和基础”的命题含义不清。因为,在某些意义上,它是正确的,而在另一些意义上则不能这样说。首先,如果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当作两类社会生产理解,那么只是在历史发生意义上,命题才是对的。但是,当扩大再生产类型的社会再生产已经立足于自己的基础上时,命题就不成立了。其次,如果把简单再生产看成是一个理论的抽象,命题就是正确的。但是,在理论分析中,由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的“过渡”一旦完成,那么,扩大再生产的进一步运行,就不再以简单再生产为起点和基础了。再次,把简单再生产作为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看待,命题说得通。但是,本期再生产是以扩大的规模还是以上期原有的规模进行,完全不取决于上期的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而是取决于上期总产品各要素的构成和组合。 刘国光深入研究了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他认为,从十月革命到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可以按计划和市场这两种调节方式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概括为五种类型的经济模式:军事共产主义的供给制,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改良的集中计划经济,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他对我国原有体制的特点及改革的目标、模式、设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他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双重模式(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的转换关系问题,使人耳目一新。他提出要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他不仅研究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及其条件,而且研究了计划调节作用的正确发挥,并坚持主张不能把计划经济等同于指令性计划,认为不能因过去在计划工作上有缺陷,就否定计划经济,也不能只强调计划的权威性而忽视其科学性。 刘国光认为,由单一的计划调节体制转变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调节体制,是一种分权化的改革。为了要有一个买方市场,就要使社会生产略大于社会的直接需要,使商品供给大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此要控制积累和消费所形成的购买力。这正是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刘国光提出把外国关于宏观经济活动与微观经济活动的提法借用于社会主义,作为划分国家经济权限与企业经济权限的界限。他认为,涉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结构变化等重大问题,应由国家来管;只与企业以及企业周围局部有关的经济活动由企业来管。这比孙冶方提出的以资金价值量为界限来划分,扩大再生产由国家管,简单再生产由企业管的观点,又有新的发展。刘国光还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角度,联系经济效益来探索了这个问题,力图揭示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 刘国光还探讨了特区经济问题,他认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战略阶段:一是从建立特区到目前,为草创阶段或奠基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创造一个初具规模的投资环境并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摸索一套初见成效的经验;二是从目前到1990年前后,为开创阶段或成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实行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化,达到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同时实现产业结构以贸易为主向以工业为主、工贸并举的转化;三是从1990年前后到本世纪末,为进一步提高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完成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完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化,使高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适当比重。他还就第一战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坚定树立转向思想,适当控制特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进一步解决特区体制和优惠政策问题。主要著作 《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三联书店1980年版 《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若干理论问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若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探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苏联东欧几国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展望出版社1984年版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