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吴振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吴振铎,农学家,别号英。福建福安人。福建农学院农艺系毕业。曾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指导员,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业调查员。去台后,任平镇茶叶试验所技正兼系主任、所长,并执教台湾大学累升至教授被选为台湾茶艺协会第一届理事长曾赴日本、欧美及东南亚考察茶叶产销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致力茶叶培、产销、加工研究,成
全文:吴振铎,农学家,别号英。福建福安人。福建农学院农艺系毕业。曾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指导员,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业调查员。去台后,任平镇茶叶试验所技正兼系主任、所长,并执教台湾大学累升至教授被选为台湾茶艺协会第一届理事长曾赴日本、欧美及东南亚考察茶叶产销多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致力茶叶培、产销、加工研究,成绩突出,曾获“中华农学会”农业学术奖,及第一届最高科学荣誉奖。$图片$
陈文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陈文华,193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1981年创办《农业考古》杂志,1991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开办《中国茶文化专号》。先后协助云南、上海、广东、
全文:陈文华,193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1981年创办《农业考古》杂志,1991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开办《中国茶文化专号》。先后协助云南、上海、广东、香港等地举办国际茶会。1998年主持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华茶文化国际研讨会”。著有《论农业考古》、《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中国农业考古图录》等著作。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陈文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陈文华,193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1981年创办《农业考古》杂志,1991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开办《中国茶文化专号》。先后协助云南、上海、广东、
全文:陈文华,1935年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现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1981年创办《农业考古》杂志,1991年又在《农业考古》上开办《中国茶文化专号》。先后协助云南、上海、广东、香港等地举办国际茶会。1998年主持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华茶文化国际研讨会”。著有《论农业考古》、《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中国农业考古图录》等著作。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林灿生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性别  男  年龄48职务或职称  副研究员专业  放射化学工作单位或通讯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化学和应用化学研究室  北京市275信箱85分箱咨询服务范围  1、放射性核素的胶体化学;  2、核裂变产物化学;  3、高纯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4、山区油茶饼综合利用。
全文:性别  男  年龄48职务或职称  副研究员专业  放射化学工作单位或通讯处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化学和应用化学研究室  北京市275信箱85分箱咨询服务范围  1、放射性核素的胶体化学;  2、核裂变产物化学;  3、高纯无机化合物的制备;  4、山区油茶饼综合利用。
陈宗德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03—1987) 湖南茶陵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茶陵县一大队政委、县革命互济会主任。1932年任湘赣省革命互济会主任。长征途中任红十八师五十四团供给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模范师供给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五九旅供给部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井冈山管理
全文:(1903—1987) 湖南茶陵县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任茶陵县一大队政委、县革命互济会主任。1932年任湘赣省革命互济会主任。长征途中任红十八师五十四团供给部主任、红二方面军模范师供给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三五九旅供给部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井冈山管理局党委书记、江西省吉安专区副专员等职。1987年病逝。
林思翔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林思翔    参加工作后,曾任福安茶厂干部,宁德地区革委会干部,宁德地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宁德县委副书记,宁德地委委员、秘书长,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现任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散文集《海潮在这里涨落》、《水巷深深》、《莲叶何田田》。作品多为散文,也写些杂文,已出三集散文中,主
全文:

林思翔    参加工作后,曾任福安茶厂干部,宁德地区革委会干部,宁德地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宁德县委副书记,宁德地委委员、秘书长,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现任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散文集《海潮在这里涨落》、《水巷深深》、《莲叶何田田》。作品多为散文,也写些杂文,已出三集散文中,主要反映闽东和福建风土人情。    散文《寻找寒山寺》获第八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评比散文二等奖。

李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8~)笔名李炅。江西于都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景德镇警备区政治部文工团导演,赣州市文联副秘书主任,黄河工人文工团创作组长,于都采茶剧团编导。原文艺十级。赣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于都县第五、六届政协委员。1946年发表处女作话剧剧本《滩》1999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
全文:(1928~)笔名李炅。江西于都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景德镇警备区政治部文工团导演,赣州市文联副秘书主任,黄河工人文工团创作组长,于都采茶剧团编导。原文艺十级。赣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于都县第五、六届政协委员。1946年发表处女作话剧剧本《滩》1999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滩》、《草草春风又一年》、《时代的裂痕》、《第一个黎明》,采茶戏剧本《铁锤声声》、《丹凤行》、《长征第一渡》(均已公演或出版、发表),电影文学剧本《血战宁都》(已拍摄发行),电视剧剧本《毛泽东的传说》(4集,执笔)、《梦圆长征渡》(上、下集,合作)、《梅花国》(均已录制播出),传记文学《杨救贫传奇》等;编导有采茶戏《他永远活着》、《万山红》等。独幕话剧剧本《电话之谜》获1953年河南省剧本创作奖等。
李云彬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49年生,湖南龙山县人。中专文化。现为龙山县民族陶瓷工艺厂科研室主任。从事陶瓷设计和装饰工作。设计的“土家苗寨风情奠”火锅、高级米黄紫砂磁化茶水桶定为参加“第三届国际陶瓷展美浓92”大奖赛赛品及“92陶瓷国际博览会”展品。亦擅硬笔书法,作品收入《当代硬笔书法家作品选》、《中日硬笔书画名人大辞典》
全文:1949年生,湖南龙山县人。中专文化。现为龙山县民族陶瓷工艺厂科研室主任。从事陶瓷设计和装饰工作。设计的“土家苗寨风情奠”火锅、高级米黄紫砂磁化茶水桶定为参加“第三届国际陶瓷展美浓92”大奖赛赛品及“92陶瓷国际博览会”展品。亦擅硬笔书法,作品收入《当代硬笔书法家作品选》、《中日硬笔书画名人大辞典》。发表论文有《陶瓷防渗新秀——S4釉》等。1988年被评为技术能手。
林思翔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笔名:田羽性别:男出生年月:1943/8会员分类: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汉族参加工作后,曾任福安茶厂干部,宁德地区革委会干部,宁德地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宁德县委副书记,宁德地委委员、秘书长,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现任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散文集《海潮在这里涨落》、《水巷深深》、《莲叶何田
全文:笔名:田羽性别:男出生年月:1943/8会员分类: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汉族参加工作后,曾任福安茶厂干部,宁德地区革委会干部,宁德地委办公室秘书、副主任、主任,宁德县委副书记,宁德地委委员、秘书长,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现任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散文集《海潮在这里涨落》、《水巷深深》、《莲叶何田田》。作品多为散文,也写些杂文,已出三集散文中,主要反映闽东和福建风土人情。散文《寻找寒山寺》获第八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评比散文二等奖。
陈文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陈文华 (Chen Wenhua, 1935.10- )福建厦门人。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文革”期间被下放到赣南一个穷苦山村。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侨联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海外版)
全文:陈文华 (Chen Wenhua, 1935.10- )福建厦门人。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文革”期间被下放到赣南一个穷苦山村。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西省侨联副主席,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海外版)杂志主编。 是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 70年代中期提出举办《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的建议,被采纳。此展览于1978年在南昌首次向公众开放,受到科技界、农业界好评。1980年应邀赴京展出获得成功后,江西省政府授予他“1980年度科研成果一等奖”。1981年创办《农业考古》杂志。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代表著作有:《论农业考古》、《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中国稻作的起源》等。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