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坊巷与码头文化视野中的闽剧
作者: 林颖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密码  文化品格  雅俗合流  台江  福州人  福州方言  码头文化  江湖  知识分子  创作主体 
描述:明代至今,在三坊七巷,在台江码头,福州的蔽日榕荫里不知缭绕回响过多少丝竹管弦。清雅的"儒林戏"、幽默的"平讲戏"、粗朴的"江湖戏",在低吟浅唱和吆喝叫卖声中,融汇到了一起,形成了福州人的文化密码:闽剧。
闽剧演出场所的历史沿革述略
作者: 刘闽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园  堂会演剧  福州地区  明万历  会馆  民间戏曲  福州方言  戏曲演出  场所  演出形式 
描述:闽剧主要是由明末以来的儒林戏、平讲戏、江湖戏于清末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在本省广布于福州、宁德、南平、三明等福州方言区的二十多个地、市、县。民国初年雅称榕腔、闽腔或闽班,民国十二年出现闽剧一称,为我省五大剧种之
从闽东福鼎饼花的衰微浅谈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 陈静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饼花  传承  民间艺术  保护 
描述:福鼎饼花是清末福鼎地区民间艺人创造的一种地方特有的装饰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福鼎饼花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威胁,濒临消亡。本文从福鼎饼花的发展历史着手,简要分析了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潮州木雕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闹天宫  金漆木雕  木雕工艺  木雕艺术  中国南方  传统作品  蟹篓  纹路清晰  潮州  宾馆设计 
描述:潮州木雕潮州木雕是广东潮汕地区和福建漳:州、泉州一带民间木雕工艺的通称。作为中国木雕艺术的一大主要分支,潮州木雕早在明清时就已达很高的水平。建筑上的雕梁画栋、屏风、神龛及日用生活品上多饰以金漆木雕。潮州木雕主要取材于中国南方盛产的樟木,因为樟木质地坚...
精微细巧流古韵 鬼设神施夺天工 东阳木雕
作者: 黄建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雕刻  木雕工艺  黄杨木  东阳木雕  木雕艺术  建筑木雕  地方特色  明清时期  建筑装饰 
描述:经过传统的积淀,中国木雕工艺到明清时期达到一个兴盛期,形成了风格殊异、自成系统的木雕流派,各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当今木雕收藏市场上,持续维持高价位的基本上是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金漆木雕、龙眼木雕等"四大木雕"。其中唯一以冠邑名而闻名的东阳木雕……
读来读去读到今
作者: 郭启宏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舞台  “后现代”  汕头文学  地域特质  金漆木雕  乡土  韩文公祠  专栏作家  潮州文化  潮州市 
描述:当初,《大舞台》的贡主编和她手下清一色的才女们一致认同,约我玩一把专栏作家,于是《大舞台》杂志上有了“特邀主持人”某的“读来读去”。谁也没有料到,这一把玩大发了,悠悠然五载过了,玩得鬓虽青而人将老!说实在的,五载一专栏,于我来说是空前,恐怕也是绝后。自然,话还得
北方佛国普宁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形式  承德  文化特色  佛教文化  地位  北方  藏传佛教  汉传佛教  艺术团  佛教艺术 
描述:普宁寺位于河北承德市区北部,是乾隆皇帝在承德营建的第一座寺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占地330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汉藏结合式寺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在承德外八庙建筑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寺内供奉的金漆木雕大佛
北方佛国普宁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北承德  佛教圣地  建筑形式  北方  寺庙建筑  藏传佛教  外八庙  二十年  建筑群  乾隆皇帝 
描述:普宁寺位于河北承德市区北部,是乾隆皇帝在承德营建的第一座寺庙。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占地3300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汉藏结合式寺庙,规模宏大,体系完整,在承德外八庙建筑群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寺内供奉的金漆木雕大佛通高为27.21米,1999年入选吉尼斯世界记
造访普宁寺
作者: 白云翔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多民族  清代  承德  寺庙  凝聚  代表性  普宁寺  规模  古建筑  大佛寺 
描述: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它们分布在承德避暑山庄外东面和北面,像众星棒月般围绕着避暑山庄,普宁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曲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俗称大佛寺。
瑞安“藤牌舞”与戚继光浙闽抗倭的“鸳鸯阵”
作者: 冯百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练兵用兵  藤牌舞  智慧结晶  戚继光  鸳鸯阵 
描述:源于明朝嘉靖时期戚继光对浙闽抗倭藤牌兵的操练布阵,清朝光绪年间的浙江瑞安"藤牌舞",传承其精髓"矮、滚、实、劲、圆、活",彰显戚继光"鸳鸯阵"选兵、练兵与用兵的智慧结晶,瑞安"藤牌舞"之所以几百年经久不衰、盛传至今,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象征。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