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六集DVD党内教育参考片解说词)
作者: 李慎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教育实践  年祭  俄罗斯人  DVD  中联部副部长  俄罗斯民众  亡党亡国  俄罗斯科学院  历史教训 
描述:前言六集DVD党内教育参考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历时四年多,经多次修改终于得以完成。该片在内容和篇幅上要比2012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相关部门推介的四集DVD党内教育同名参考片充实、丰富很多。兹将六集片的解说词奉献给各位读者并说明如下。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前言六集DVD党内教育参考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历时四年多,经多次修改终于得以完成。该片在内容和篇幅上要比2012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相关部门推介的四集DVD党内教育同名参考片充实、丰富很多。兹将六集片的解说词奉献给各位读者并说明如下。
黄庭坚号“山谷”考辨
作者: 龙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庭坚  临济宗  《题山谷石牛洞》 
描述:黄庭坚号“山谷” ,已为大家耳熟能详 ,对于他取号的时间与背景 ,历代也不乏记载与说明 ,但此号中的禅学背景与蕴涵的禅学意义 ,尚不为人所注意。本文从分析黄庭坚的《题山谷石牛洞》诗入手 ,指出他和禅宗 ,特别是与临济宗的关系。这对理解黄庭坚的思想应该不无意义
黄庭坚号“山谷”考辨
作者: 龙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禅学背景  禅学意义  黄庭坚《题山谷石牛洞》  取号缘由  临济宗 
描述:黄庭坚号“山谷”,已为大有耳熟能详,对于他取号的时间与背景,历代也不乏记载与说明,但此号中的禅学背景与蕴涵的禅学意义,尚不为所注意,本文从分析黄庭坚的《题五谷石牛洞》诗入手,指出他和禅宗,特别是与临济宗的关系。这对理解黄庭坚的思想应该不无意义。
天然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禅教并重的宗趣观
作者: 冯焕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妙明真心  曹洞宗  函昰  禅教并重 
描述:天然函是禅师是明末清初岭南曹洞宗的高僧,在他的弘化下,曹洞宗风大振,僧俗奔凑如云。本文从函昰禅师的悟道因缘及其阐教并重的宗趣观入手,说明他之所以能在明末清初之际摄受数千僧俗,乃是因其具有深彻的悟境和圆满的见地,非人们所谓“以忠孝节义示及门”所能范围。
中日禅学“坐禅”思想之比较——以道一与道元为主
作者: 李聪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元  打坐  马祖道一  坐禅 
描述:本文通过对马祖道一“坐禅岂能成佛”与日本曹洞宗祖师道元“只管打坐”思想之比较,意在说明禅宗内部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坐禅”思想的发展,以及中日两国由于传统文化之差异,而各有所偏重,但最终二者虽有形式上之不同,但意旨却都在阐扬禅宗之义理精髓。
“浮塔”与“峻工”
作者: 谢张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塔  极乐  塔院  《辞海》  哈尔滨市  字问题  说明牌  僧人  南岗区  浮屠 
描述: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的七级浮屠塔前悬一说明牌,第一句是:“哈尔滨市极乐寺东塔院之七级浮塔,于一九二四年筹建,一九三八年峻工,由极乐寺僧人静朗监修。”这一句话有两个文字问题。
北魏道士寇谦之的新道教论析
作者: 张泽洪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师  寇谦之  斋醮科仪  新道教 
描述:北魏道士寇谦之是新道教的倡行者,是民间道教转化为官方道教的重要人物。寇谦之的著述及《老君音诵诫经》所反映的思想,说明寇谦之秉承早期正一道教诫,新道教以维护张陵教法为特点。寇谦之汲取儒释思想于新科之中,其改革为道教成为国家宗教奠定了基础。
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
作者: 寇养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教政策  唐中宗  睿宗  道教徒  唐初三帝  武则天  佛教与道教  佛先道后  道先佛后  司马承祯 
描述:唐代三教并行政策的形成寇养厚一这里首先说明三个问题。(一)关于“三教”。所谓“三教”,按一般说法,是指以孔子为教主的儒教(孔教)、以释迦牟尼为教主的佛教(释教)、以老子为教主的道教(老教)。佛教和道教都是名副其实的宗教,不存在争论。但孔子创立的儒学是...
培养学生解题的反思能力
作者: 叶红英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题  数学  反思能力 
描述:反思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反思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解题的反思能力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解题的过程和结果,解题的方法及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说明如何培养学生解题的反思能力。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