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薛文潮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薛文潮,字长纲,号飞澄。清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村,父亲开豆腐店,为人勤谨,对子女管教有方。薛文潮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生得粗眉大眼,从小好动,尤喜使刀弄棒。时在县衙任把总的伯父看小文潮是根将苗,便有意引导他习武。每天凌晨,天刚蒙蒙亮,伯父就把年仅十二岁的文潮唤醒,带他
全文:侵略者。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寇贼溃败。五月二十日,薛文潮策马丛林,搜拿残寇,不幸遭潜寇镖中心脏,流血不止,仍负痛指挥士兵作战,最后呕血阵亡,时年三十六岁。总督闻报,痛失股肱,驰奏朝廷。同年八月,乾隆帝下
论李玉的《一捧雪》传奇
作者: 徐铭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县志  崇祯  戚继光  嘉靖  农民起义  奴隶道德  李玉  清明上河图  统治阶级  寡妇 
描述:李玉一生写了不少剧作,其中《一捧雪》流传最广。他在《南音三籁》的序文中说:“予于词曲,夙有癖痂,数奇不偶,寄兴声歌,作《花魁》《捧雪》二十余种,氍毹,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
作者: 漆明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曾侯乙  编钟  组合形式  音程  双音 
描述:曾侯乙编钟出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原本颇有争议的双音现象已得到公认,而遗留的课题仍待进一步考证。本文旨在探讨双音编钟的形成、音程类别、组合形式以及双音编钟音程组合形式的分析与比较。
蕅大师与弘一大师
作者: 光一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弘一大师  佛教  工作业绩  中国  生平  蕅益大师 
描述:公元1655年(岁次乙未)正月二十一日午时,一代高僧趺坐绳床一角,向西举手而逝于安吉灵峰寺。是何等的悲哉!壮哉!欣哉!这就是后来被誉为莲宗九祖的灵峰蕅益大师。
孙道仁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867—1935),湖南慈利人,字退庵,号静珊,一作静山。荫生出身。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秘密接济台湾守军,因被委为前敌营务处,屡迁道员。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福宁镇总兵、陆军第十
全文:(1867—1935),湖南慈利人,字退庵,号静珊,一作静山。荫生出身。清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时,秘密接济台湾守军,因被委为前敌营务处,屡迁道员。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福宁镇总兵、陆军第十
王伯大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253)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嘉定七年进士。历主管户部架阁文字,迁国子正、知临江军,赈荒有法。迁国子监丞、知信阳军,改知池州兼权江东提举常平。端平三年,召为尚右郎官,迁
全文:(?——1253)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嘉定七年进士。历主管户部架阁文字,迁国子正、知临江军,赈荒有法。迁国子监丞、知信阳军,改知池州兼权江东提举常平。端平三年,召为尚右郎官,迁
甘国宝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甘国宝,字继赵、和庵,清代古田(一作屏南)人。雍正十一年武进士,由御前侍卫授广东游击,转洞庭游副将,升威宁镇总兵等职。乾隆二十六年(任福建水师提督,驻厦门,创修天后宫。后因涉案厦门陋规降为总兵,先后驻开化、雷琼、台湾。三十二年再升福建陆路提督,后卒于任上。
全文:甘国宝,字继赵、和庵,清代古田(一作屏南)人。雍正十一年武进士,由御前侍卫授广东游击,转洞庭游副将,升威宁镇总兵等职。乾隆二十六年(任福建水师提督,驻厦门,创修天后宫。后因涉案厦门陋规降为总兵,先后驻开化、雷琼、台湾。三十二年再升福建陆路提督,后卒于任上。
日本大风:日本大阪于九月二十一日大风损失达一万万元(三)大阪天王寺五重塔亦罗灾(四)船港风后惨状(五)电车栈亦倒坍(一)(二)铁柱倾倒损失厂房之图:[照片]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日本大风:日本大阪于九月二十一日大风损失达一万万元(三)大阪天王寺五重塔亦罗灾(四)船港风后惨状(五)电车栈亦倒坍(一)(二)铁柱倾倒损失厂房之图:[照片]
令海军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 增加修理马尾天后宫神龛匾联及器具等计需洋应准由二十五年度官产收入项下照支估单三分发还补具手续由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令海军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 增加修理马尾天后宫神龛匾联及器具等计需洋应准由二十五年度官产收入项下照支估单三分发还补具手续由
闽剧演出场所的历史沿革述略
作者: 刘闽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园  堂会演剧  福州地区  明万历  会馆  民间戏曲  福州方言  戏曲演出  场所  演出形式 
描述:闽剧主要是由明末以来的儒林戏、平讲戏、江湖戏于清末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在本省广布于福州、宁德、南平、三明等福州方言区的二十多个地、市、县。民国初年雅称榕腔、闽腔或闽班,民国十二年出现闽剧一称,为我省五大剧种之
上页 1 2 3 ... 11 12 13 ... 17 18 19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