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
-
作者:
夏金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参同契》 《易经》 《易》 曹洞宗 魏伯阳 佛教 偏正回互 禅学思想 禅宗 慧洪
-
描述:试论佛教曹洞宗对《易》的利用夏金华在中国诸多的佛教宗派中,与《易》关系最密切者,当数华严和禅宗。而作为禅宗“五叶”之一的曹洞宗,则又是禅《易》关系中的翘楚。从盛唐的石头希迁开始,中经晚唐五代洞宗之形成,直至宋元明清各代高僧对曹洞五位理论的阐述发挥,几...
-
禅堂的秘密少林寺癸巳年禅七观察
-
作者:
李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禅宗丛林 秘密 少林寺 曹洞宗 方丈 规约 修行 生活方式 禅僧 法师
-
描述:禅堂,常被称为"选佛场",是禅宗丛林最重要的处所。禅七,是"克期取证"的密集修行,能使僧众一心精进,是禅堂最核心的活动。作为禅宗祖庭,少林寺每年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圣诞)开始举行禅七。禅七期间,即便是法务繁忙的方丈永信法师,只要在寺里,每天都要去坐香、监香。
-
道元和日本曹洞宗
-
作者:
何燕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日本社会 开创者 身心脱落 日本学者 中国佛教 天台宗 日本曹洞宗 临济宗 坐禅
-
描述: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经由朝鲜半岛移植到日本以后,逐渐在日本社会流传开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通过海路开始直接往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和俱舍宗也相继传到了日
-
与自卑较量:解构苏曼殊
-
作者:
张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曹洞宗 自卑 私塾教育 日本人 苏曼殊 六榕寺
-
描述:苏曼殊,原籍香山县沥溪村(今属珠海),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元(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苏曼殊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英国茶行的香山籍买办,母亲是日本人。六岁时开始在沥溪接受私塾教育,十三岁便在广州六榕寺剃度出家,受具足戒,并嗣受
-
河神黄大王:明清时期社会变迁与国家正祀的呼应
-
作者:
李留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话 明末 呼应 巡抚 国家 社会变迁 沿岸地区 河道总督 黄河 明清时期
-
描述:黄大王是明末出现在民间的黄河神。大约在万历以后有关黄大王的神话开始在豫鲁黄河沿岸地区传播,到乾隆三年经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和河南巡抚尹会一的奏请,黄大王被敕封为灵佑襄济王, 进入国家正祀,与金龙四大王并为河神。
-
从于吉、左慈的形象看《三国演义》的多重意义
-
作者:
施彩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于吉 儒 道 法 左慈
-
描述:于吉与左慈是《三国演义》中较为特别的人物形象,他二人出场不多,但一开始就站在与当时地方统治权威相对峙的立场。于吉和孙策、左慈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冲突归结起来就是多种意识形态的对立,是作者人生价值观念中"入世"与"出世"的不断交锋。
-
建立管护经营承包制 有效保护天然林
-
作者:
陈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森林管护机制 管护模式 森林资源管护 天然林 管护经营承包制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描述:我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于1998年起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按照国家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工程区大力推行个体承包,落实了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下面的文章总结了东北内蒙古林区及山西原始次生林区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的不同模式,分析了新型管护机制带来的多重效果。
-
关于傩面具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几种探索
-
作者:
王兰英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适应社会 面具艺术 当今社会 文化艺术遗产 有效保护 傩戏 民族艺术 合理开发 傩面具
-
描述:近年来随着文化艺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研究,许多地方也开始积极思考并着手准备民间文化艺术未来的生存条件。傩面具艺术作为民族艺术中的一分子,它的健康发展关系着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使傩面具艺术更好的传承,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与人类文明和谐共
-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
-
作者:
廖大珂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福建 传播 演变
-
描述:摩尼教披着佛教和道教的外衣,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与福建的民间信仰相结合,开始在下层民众之间流传。宋元时期,摩尼教取得合法地位,迅速崛起,盛极一时,但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宗教信仰。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摩尼教迅速走向衰亡,并最终融入白莲教的罗教。
-
明代妈祖文献史料的特点及成因探析
-
作者:
黄雪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妃 明代 妈祖信仰 文献史料
-
描述:总结并分析明代妈祖文献史料具有四个特点,即开始出现妈祖经书和妈祖题材的小说,朝廷褒封档案史料很少,林氏族谱与妈祖志书结合以及出现较多官绅阶层对皇权膜拜及对妈祖信仰批判的文献,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与明代妈祖信仰呈现式微的大趋势史实,是吻合和可以互相印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