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上古汉语的双音现象
作者: 许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词  呈现  单音词  蕴含  词汇  双音词  上古汉语  现象 
描述:上古汉语的双音现象许进上古汉语词汇是以单音词为主的,而语言是以词汇为“建筑材料”的,所以上古汉语则呈现出单音化的基本格局。然而,在这种基本格局之中,不容忽视的是其蕴含的双音现象。所谓双音现象,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只是上古汉语的词汇中出现了一些双音词,它固...
寺塔一体 塔踞中心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寺塔  清朝  宝光  杨升庵  藏传佛教  康熙  祖师  临济宗  佛教禅宗  中心 
描述:宝光寺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整个建筑设施严格遵照了佛教禅宗的仪轨制度,而且安排得体,颇具特色,也是集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于一身的禅院。宝光寺在宋代的时候香火极盛,宋大观三年(1109)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11代祖师佛果克勤(圆悟国师)在此修持说法,接众数千。
由《玄门十子图》看元代道教
作者: 杨烨旻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统治者  壁画  子图  成吉思汗  元代  教团组织  正一道  全真道  道教建筑  丘处机 
描述:元代道教之兴盛,不仅在教理教义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教派及教团组织上亦有合并壮大之趋势,形成南方以正一道、北方以全真道为中心的局面。而无论南方北方,不论宗派大小,道教各派均受到了统治者相当的宠遇,享有自由建造宫观、免差税等特权。仅大都一地,道教建筑
略论天津天后宫与道教文化的关系
作者: 刘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妈祖巡游  道教  天津天后宫 
描述:天津天后宫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后宫建筑特色、妈祖与众道神的关系、对天后宫的管理以及妈祖信俗活动的组织安排等,天津妈祖文化与道教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道教为天津妈祖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了贡献,妈祖文化也丰富了天津道教文化。
镇远有座天后宫
作者: 巴娄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天妃  妈祖庙  大石桥  镇远  泉州  海神  古城镇  五溪蛮  天后宫 
描述:在我国沿海各地及台湾、海南诸省,多建有祭祀海神的“天后宫”、“妈祖庙”一类建筑物。“妈祖”是海外华人最为崇拜的神仙之一。有趣的是,在远离大海、深居内地的贵州省,亦有几座“天后宫”,诸如镇远天后宫、丹寨天后宫、遵义天后宫以及黄平旧州天后宫和亦水复兴天
漳州天后宫牌楼
作者: 严利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旧镇镇的漳州乌石天后宫牌楼,坐落在乌石天后宫大道的入口处,为仿古皇宫式建筑,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牌楼高11.5米,宽17.6米,中门宽9米,两侧边门各宽2.5米。飞檐斗拱,双龙戏珠,正背面牌楼名称及4副对联均以纯金镶嵌,气派不凡。
妈祖信仰的文化解读
作者: 李航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妈祖信仰 
描述:妈祖文化内涵丰富,有关妈祖的建筑艺术、绘画、书法、诗文、楹联、以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俗风情等,都是妈祖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研究价值,妈祖文化涉及到政治、经济外交、贸易、文化等诸多领域,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屏东乡村的妈祖信仰:以万丹乡万惠宫为例
作者: 杨淑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万丹乡  神职  万惠宫  妈祖信仰  农村 
描述:指出屏东县是台湾农产品出产的重要县市之一,以屏东县万丹乡万惠宫为例,介绍宫庙建筑概况,说明该宫是当地民众的信仰中心,而随着社会发展,妈祖在当地乡村神职也产生一定的转变,以此可窥见妈祖信仰对当代台湾乡村的文化影响。
急性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转化成落叶性天疱疮致死一例报告
作者: 薛改样 崔法曾 吴彦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性  转化成  皮肤病  疱疮  预防保健  日光性皮炎  电焊作业  肾上腺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病因分析 
描述:急性职业性电光性皮炎转化成落叶性天疱疮致死一例报告薛改样崔法曾吴彦领患者,男,55岁,某建筑安装公司工人,从事电火焊工作30年,1994年7月18日,当地气温约35℃,为完成四个铁大门的焊接任务,在穿着裤头、背心、使用防护眼罩的条件下,加班加点,连续...
王之臣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1~ )曾用名筱柳梓、王迫。河北唐山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艺干班。同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战军美工队宣传员,三兵团文工团宣传员、演员、编导、舞美,中央人民政府赴川陕边区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文艺队副领队等职。历任重庆市文联《群众文艺》编辑部编辑,市文化局艺术科科员,《文娱活动通讯》编辑。
全文:(1931~ )曾用名筱柳梓、王迫。河北唐山人。1949年毕业于华北大学艺干班。同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战军美工队宣传员,三兵团文工团宣传员、演员、编导、舞美,中央人民政府赴川陕边区老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文艺队副领队等职。历任重庆市文联《群众文艺》编辑部编辑,市文化局艺术科科员,《文娱活动通讯》编辑。1955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任助教、系秘书、讲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套色石版画《战天》(获1980年重庆市美展二等奖),砖刻《戏曲脸谱》(参加赴京版画展),连环画《革新能手李秉中》、《三兄弟养鸡》、《战斗英雄王银虎》,木刻《晨光》、《工间》,铜版画《江边》、《古潮》等。写有《透视法则与构图》、《现代绘画与反透视》、《如何开展厂矿业余美术工作》等10余篇技法论文。还参与《绘画基础知识》、《军事教材》等书的编写及编绘工作。著有《绘画透视学初步》。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