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李凡夫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06—1967)笔名陈兴福,男,汉族,出生于广州市沣塘乡。20年代参加“赤社”(后改名“尺社”,留学日本画家组成的社团)。1935年任广州《公评报》漫画专栏编辑,创作发表连环漫画《大官》和《何老大》,对广东漫画界产生过广泛影响。1936年作品参加全国第一次漫画展(地点广州禺山中学),1938年
全文:的生活,充满街头巷尾市民之生活气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画风很有广东特点,适合粤人口味,故有人称之为“漫画的岭南派”。此外,还创作连环漫画《何老大与朱老师》、《肥陈》、《伦仔》等。    (江沛扬整理)1人算不如天算(早期作品)2论语今写(早期作品)
李广文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1936年生于山东聊城市。山东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教授、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李广文196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医疗系,1972年参加了山东省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从此加入了中医行列,踏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理论方面,他阅读了300多部中医药书籍,其中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的籍珍本,学得
全文:,踏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理论方面,他阅读了300多部中医药书籍,其中包括一些鲜为人知的的籍珍本,学得了丰富的知识。在临床实践中,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向著名中医周梧、张珍玉、郑惠芳等虚心求教,并得
李洪臣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50. 3——)河北省枣强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分会副秘书长。1966年入伍,1975年转业,先后在天津市文化局工艺美术学院、市委宣传部做文艺宣传工作。1979年调至天津作家协会,1983年起至今,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分会工作。现任天津市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民风》编辑部主任、全
全文:(1950. 3——)河北省枣强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分会副秘书长。1966年入伍,1975年转业,先后在天津市文化局工艺美术学院、市委宣传部做文艺宣传工作。1979年调至天津作家协会,1983年起至今,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天津分会工作。现任天津市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民风》编辑部主任、全国民间文学集成天津卷集成办公室主任及故事卷主编。著有《选择》《台湾飞来的上尉》《花开绿丛》《记引滦明渠工地》《她在大墙内的忏悔》等几篇小说,其中《洞房疑案》获全国首届故事大奖赛作品三等奖,编著有《天津美食》《吕祖堂—义和团总坛口》《祥德斋》《天津黄叶韭》《天津澡塘的习俗》等数十篇民间文学作品,其中《华世奎醉写天津劝业场》被改编为电视剧上映,《天津风物传说》获天津鲁迅文艺奖。并著有多篇民俗论文、散文、杂文等。
李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8~)笔名李炅。江西于都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景德镇警备区政治部文工团导演,赣州市文联副秘书主任,黄河工人文工团创作组长,于都采茶剧团编导。原文艺十级。赣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于都县第五、六届政协委员。1946年发表处女作话剧剧本《滩》1999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
全文:(1928~)笔名李炅。江西于都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景德镇警备区政治部文工团导演,赣州市文联副秘书主任,黄河工人文工团创作组长,于都采茶剧团编导。原文艺十级。赣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于都县第五、六届政协委员。1946年发表处女作话剧剧本《滩》1999年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滩》、《草草春风又一年》、《时代的裂痕》、《第一个黎明》,采茶戏剧本《铁锤声声》、《丹凤行》、《长征第一渡》(均已公演或出版、发表),电影文学剧本《血战宁都》(已拍摄发行),电视剧剧本《毛泽东的传说》(4集,执笔)、《梦圆长征渡》(上、下集,合作)、《梅花国》(均已录制播出),传记文学《杨救贫传奇》等;编导有采茶戏《他永远活着》、《万山红》等。独幕话剧剧本《电话之谜》获1953年河南省剧本创作奖等。
陈文昌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高级工程师。男,1934年5月出生,陕西兴平人。中共党员。曾任职于陕西省宝鸡专署水利队,周至县水电局,兴平市渭河管理站。兴平市邮电局社会监督员。市人民代表。主要贡献:从事水利工作44年,曾被评为西安市水电局防洪先进个人、周至县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周至县优秀共产党员等,共获水电部、省、市、县表彰
全文:西安市水电局防洪先进个人、周至县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周至县优秀共产党员等,共获水电部、省、市、县表彰奖励25次。参加凤宝千河渠、三岔渠、横水、广济、泉渠、库、站、河道30余处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
陈昌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1963年生。1983年毕业于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从事钢铁无损检测、工业控制自动化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等工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软硬件产品及相关技术,1994年开发了DOS下五笔练习软件,1997年开发了Wind
全文:

男,1963年生。1983年毕业于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现任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从事钢铁无损检测、工业控制自动化及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等工作。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软硬件产品及相关技术,1994年开发了DOS下五笔练习软件,1997年开发了Windows下车轮超声波探伤智能化系统,并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马鞍山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开发的多通道数字化超声波无损在线检测系统应用于西气东输的管道生产线,开发的超声波探伤ABCD扫描系统应用于航空领域,开发的500型叉式微机型绞线机应用于兵工企业,开发的GPS定位导航仪器与系统应用于水域航行等。工作学习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理念,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撰写的论文《车轮轮箍超声波探伤计算机检测技术》,编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发展论坛(2004年卷)》书中,在学术界及同行业内影响广泛,深受好评。

王定国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王定国,笔名雪飞,湖南新化人,中共党员,县政协委员。1938年1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邵阳师范学校。1958年起任新化四中教师、文工团舞美设计、《新化报》美术编辑、县委宣传部宣教组副组长等职。现任文化局副局长。1972年起从事摄影活动,1980年4月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南分会,现任新化县摄影协会会
全文:王定国,笔名雪飞,湖南新化人,中共党员,县政协委员。1938年1月出生,1958年毕业于邵阳师范学校。1958年起任新化四中教师、文工团舞美设计、《新化报》美术编辑、县委宣传部宣教组副组长等职。现任
周孝培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字震九,一八九三年生,本县斜滩镇人。先代家境小康,至其父手寒落。童年曾在私塾读书,十二岁随父迁居福州,入闽县小学肄业,十五岁考入全闽高等学堂。在学时,老师教读《饮冰室文集》,讲解中外时事,知清廷腐败,外侮频仍,乃隐怀革命报国之志。辛亥福州光复后,他毅然投奔学生北伐军,出发往南京。公元一九一二年民国成
全文:”的积累。直到晚年,他依然两袖清风。借居榕城内兄的房屋,夫妇均赖儿子赡养以终。他对待家族亲人极端严肃,反对“裙”。在旧社会,他虽有较高地位,但从来不愿为宗亲谋求一官半职。平日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如在
陈心陶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04年5月4日出生于福建古田。1925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生物学系。1925—1928年任广州岭南大学助教、讲师。1928—192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寄生虫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9—193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比较病理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1—1938年任广州岭南大学生物系主
全文:志》主编。1977年10月29日逝世于广州。主要论著
薛文潮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薛文潮,字长纲,号飞澄。清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村,父亲开豆腐店,为人勤谨,对子女管教有方。薛文潮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生得粗眉大眼,从小好动,尤喜使刀弄棒。时在县衙任把总的伯父看小文潮是根将苗,便有意引导他习武。每天凌晨,天刚蒙蒙亮,伯父就把年仅十二岁的文潮唤醒,带他
全文:薛文潮,字长纲,号飞澄。清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生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双溪村,父亲开豆腐店,为人勤谨,对子女管教有方。薛文潮有兄弟三人,他是老大,生得粗眉大眼,从小好动,尤喜使刀弄棒。时在县衙任把总的伯父看小文潮是根将苗,便有意引导他习武。每天凌晨,天刚蒙蒙亮,伯父就把年仅十二岁的文潮唤醒,带他到考坪练操。小文潮的操课很简单:抱石头。伯父拣来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他先让小文潮抱小石头绕考场行走,过几天就换抱大一点的石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这样练了三年,薛文潮的手劲很大,能抱二百多斤的石头疾步小跑。此后,伯父开始教他刀法。由于功底扎实,飞舞一个时辰而不心虚气喘。旁人看了,皆道是神力。乾隆四十年,薛文潮参加县学考试,名列前茅。四十四年参加省试,中武举第六名。四十九年经兵部考核,薛文潮被选为羽林军卫。 薛文潮武艺高超,为人谦恭,深得上司赏识。乾隆五十一年,薛文潮被兵部选任宁德千总。当时宁德县防务薄弱,海盗猖獗,百姓遭殃。薛文潮就任后,整饬军纪,加强防务。他与士兵一道驾船巡逻,痛击侵扰的海寇。同时,薛文潮深入民间,做好军民联防工作。经过数月整治,寇患匿迹,百姓安居乐业。 乾隆五十二年,薛文潮因军功召署福州南台面岭千总,不久提升守备。当时清廷对东南海疆防备松懈,曾被郑成功逐出境的荷兰殖民者趁虚骚扰台湾,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还纠集当地歹徒,阴谋叛乱,一时寇焰嚣张。薛文潮奉总督令,带领一千军马,分乘十艘战船,渡海剿寇。就在战船即将驶靠台湾淡水码头时,忽遇飓风,战船反飘至广东澳门,所带粮草已尽,薛文潮只好向广东总督求援,广东总督闻报立即接济粮草。薛文潮率领军马,返驾战船向台湾驶去,由于风急浪高,行进艰难,历时两个月方才抵达台湾。上岛后。薛文潮一边会同当地官员商计剿寇对策,一边重兵把守各关口要道,另派兵化装成渔民侦察海寇行踪。待掌握寇情后,薛文潮兵分两路,对寇贼首尾夹击,一网打尽。捷报传来,台湾同胞欢庆鼓舞,箪食壶浆慰劳官兵,朝廷颁发奖功令,赏银牌。 乾隆五十三年五月,荷寇卷土重来,侵扰台湾高山、斗南、云林等地。此时,担任台湾中营守备的薛文潮立即调遣兵马,痛击侵略者。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寇贼溃败。五月二十日,薛文潮策马丛林,搜拿残寇,不幸遭潜寇镖中心脏,流血不止,仍负痛指挥士兵作战,最后呕血阵亡,时年三十六岁。总督闻报,痛失股肱,驰奏朝廷。同年八月,乾隆帝下旨追授薛文潮为广威将军,旌表忠烈,救赐国葬,入祀台湾昭忠祠。其弟薛文涛带人马躬赴台湾运枢,途径福州、闽侯、古田等县,地方文武官员出城公祭。 薛文潮陵墓建在棠口乡贵溪村台头自然村后门山上,背枕长兰溪,前面是一洼水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宜人。极目远眺,千山万岭,起伏连绵,气势磅礴。回眸墓山,犹如半月沉江之状,云蒸霞蔚,煞是壮观。整个陵墓纯花岗岩砌成,墓碑正中刻写着“皇清特授武信郎督标中镇文潮薛公之墓”。墓台左联“英名留史册”,右联“盛德荫儿孙”。墓碑下台左右联为“江山并秀,日月争光”。墓坪两边竖着一对三米高的石旗杆,左旗杆魁斗上刻着“瑞气锺英”,右旗杆魁斗上刻着“静听鹿鸣”。第二重墓台中刻着屏南开县举人周大俊楷书“忠节佳城”四字,苍劲有力。整个陵墓构筑恢宏庄重。 薛文潮殉职后,双溪村薛氏宗祠里供奉着他的神位与画像。祠堂正厅梁上悬挂圣旨“忠烈”鎏金牌匾。下厅天井花坛上有一株牡丹,是薛文潮从京都调任宁德千总途经河南洛阳时带回手植的,虽虬枝苍老,仍枝繁叶茂。据清光绪十年(1884)编修的《薛氏宗谱》记载,屏南种植牡丹始于薛公文潮。现年八十多岁的薛世志老先生回忆说,小时候,祠堂开祭时,挂展薛文潮公的战袍与大刀,有人试穿薛公战袍,必须站在凳子上,其袍襟刚好离地,足见文潮公身材高大。战袍后来藏于长孙家,因宅院失火而烧毁。现大刀只剩下刀叶,重38斤,归薛氏祠堂保管,刀柄在20世纪50年代被收去炼钢,还有宝剑、圣旨等文物皆散失不知何处。薛文潮妻出于双溪村肇基始祖陆氏望族,聪慧贤淑,生三子,夫殉职后,陆氏坚忍负重,抚子成材,敬奉双亲,乡闾称诵,后被朝廷族表建坊。 薛文潮后代,散居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其中有不少佼佼者,仅在美国任教授予及获得博士学位的就有八九人。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民间往来密切,不少回乡探亲观光的台胞慕名前往薛文潮陵墓和薛氏祠堂,凭吊这位为保卫台湾而献身的民族英雄。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