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运耀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1939年生,福建福州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本科。现任福建省福鼎市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任福鼎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八十年代他对中医急症高热、急腹症颇有研究,有十余篇论文发表于《中医函授通讯》及《福建中医药》,九十年代开始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对消化性溃疡提出“从痈论治”的理论,并用个人验方研制成“溃
-
全文:%,1994年通过了宁德地区科委组织的省地专家鉴定,达到省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1995年底经省新药审评委专家论证通过并由省科委立项资助进行开发研究。1994年晋升为主任中医师,同年被市委、市政府选为市拔尖
-
陈心陶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陈心陶寄生虫学家。古田人。年于福建年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后转入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比较病理学。协和大学生物系毕业。年回国。曾任广东岭南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理科研究所所长,岭南大学医学院代院长,江西省卫生实验所所长等职。年月后,调任华南医学院(今中山医学院)教授,兼任广东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和广东
-
全文:,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副主任,主编《中国吸虫志》。他对吸虫类尤其对我国并殖吸虫的发现和种别鉴定,以及消灭血吸虫病和恙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曾次深入广东省三水县六泊草
-
范更华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现任中共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出生于福建福鼎,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88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组合优化系博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滑铁卢大学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
-
全文:更华博士主要从事图论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他的一个结果以“范定理”、“范条件”、“范类型”被广泛引用而出现于多种国际学术刊物,至今已有二十多篇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同行的文章(包括发表在本领域最权威期刊上
-
杨国华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Yang Guohua)1938年5月15日生。福建福州人。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从事精密分离和精细化工研究工作。在稳定同位素分离、同分异构体分离等精密分离方面有精深研究。主持的“热扩散分离稳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研究”课题和生产工艺,产品填补了
-
全文:了国内空白,通过化工部技术鉴定。代表性著作有《稳定核素的应用》和《稳定同位素分离》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矩形螺旋圈填料研制及放大效应研究》获1985年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优秀论文奖,《碳—13浓缩及
-
李明星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男,1949年2月生,山东平原人。工程师。现任山东省平原县臭氧发生器厂厂长、总工程师,山东省一轻协会会员。德州市政协委员。从事果蔬及食品贮运保鲜理论和技术研究工作。1985年主持了美国提出的“威奈奇猜想”(无乙烯贮运保鲜)课题的研究,经10年努力获得在理论上创立条件叠加互补论等全新理论;在技术上创立
-
全文:式臭氧发生器,1989年通过技术鉴定,并在国际及全国多次获得大奖,美、英等国外权威学术刊物多次报道其研究成果;1992年承担并主持了交通部下达的“节能型运输保鲜汽车”中“运输保鲜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开发
-
杨国华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男,1938年5月生,福建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海华化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从事精密分离和精细化工研究工作。在稳定同位素分离、同分异构体分离等精密分离方面有精深研究,1968年至1976年主持“热扩散分离稳定同位素氖-20和氖-22研
-
全文:“化学交换浓缩稳定同位素碳-13研究”课题,试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化工部技术鉴定,该技术国外无先例,在碳-13浓缩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4年6月国家科委报道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公报
-
林玉玲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男,1938年生。1956年参加工作,共产党员。现为广西百色地区东笋储蓄所主任。1991年被评为全区工行“十佳储蓄员”和全国工行“优质服务标兵”。 东笋储蓄所位于百色城郊七公里的厂矿山区,是离支行最远一个所,那里生活条件艰苦,职工纷纷要求调出,所里工作很被动,存款老上不去。支行领导为了改变这个
-
全文:每天发生的有关事项,做到事情发生有依据,处理有结果,查阅有档案。他每月坚持定时组织通打余额。为了互相监督,他还安排会计人员交叉核打帐面,保证帐平表对。遇到帐务不平,他就立即加班核查,直到查清为止,不留
-
刘国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
-
全文:口径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可比性,而不受劳动的社会形式变化的影响。如果以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劳动概念(劳动特殊)作为计量依据,其结果必然不完整、不稳定、不能进行历史的国际的对比。因而他主张以劳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