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藏在民间哭嫁与哭嫁歌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彭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男权 女性意识 哭嫁
-
描述:哭嫁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习俗,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充满了女性意识的自我表述。首先,通过哭嫁歌对压迫女性的夫家进行直接控诉;其次,哭嫁歌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女姓的性别意识;最后,通过哭嫁歌,女性在对男权制度下的婚姻形式进行批判的同时,表达了自己朴素的婚姻观。
-
中国式的咏叹调——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点及其社会价值
-
作者:
周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特点 土家族 哭嫁 社会价值
-
描述:哭嫁,是广泛流行于湘、鄂、渝、黔土家族区域的一种婚礼习俗,是一部形象的土家族婚俗史。哭嫁具有塑造人格、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民族娱乐与民族文学等艺术特点。哭嫁还具有婚俗史、批判封建的婚姻制度、民族心理渲泄等社会价值。
-
土家“哭嫁”的过去与未来
-
作者:
黄婷 王珮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感伤格调 哭嫁歌 文化底蕴 女子 未来 土家族 封建婚姻制度 角色转变 习俗 女性
-
描述:"哭嫁"是土家族婚礼仪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待嫁新娘为什么在出嫁前和出嫁当天唱着哭嫁歌,以泪洗面,一方面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之情,另一方面是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和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哭嫁"传承至今,在内容
-
读《周代礼俗研究》
-
作者:
孟世凯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物质生活资料 二次葬 成年礼 文化人类学 “礼” 礼乐文化 我国古代 礼学研究 巫术
-
描述:读《周代礼俗研究》孟世凯我国古代史上的各个工朝都有一套礼仪制度。传统礼仪最多而纷繁的是先秦时代。近十多年来也有一些著述从文化史、社会生活的视角去探讨先秦时代礼的起源、演变和作用,不少的研究成果令人深受教益和启发。近读常金仓先生的新作《周代礼俗研究》,...
-
论渤海国社会性质
-
作者:
刘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渤海国 二次葬 社会经济形态 渤海史 封建化 社会形态 日本 黑龙江省 考古发掘 社会性质
-
描述:论渤海国社会性质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毅渤海国的社会制度应属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哪一阶段?或者说渤海国的社会性质该如何判定?这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而又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迄今为止,中国学术界有关渤海国社会性质的论点大体上有如下几种意见:①封建说...
-
寺塔一体 塔踞中心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寺塔 清朝 宝光 杨升庵 藏传佛教 康熙 祖师 临济宗 佛教禅宗 中心
-
描述:宝光寺是寺塔一体,塔踞中心,整个建筑设施严格遵照了佛教禅宗的仪轨制度,而且安排得体,颇具特色,也是集北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于一身的禅院。宝光寺在宋代的时候香火极盛,宋大观三年(1109)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11代祖师佛果克勤(圆悟国师)在此修持说法,接众数千。
-
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宫观的机构和职权
-
作者:
程越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宗师 集贤院 道官 元朝政府 真大道教 成吉思汗 道士 全真道 玄学 丘处机
-
描述: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宫观的机构和职权程越全真道在金元时期创立并发展壮大,数以千计的全真道宫观遍布各地。与此相应,由金入元,宫观的管理制度也日渐完备。本文运用《道藏》、金石和方志等材料,详细探讨了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宫观的机构与职权。从行政机构上证明全真道...
-
净明道与正一道
-
作者:
张泽洪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法术 净明道 正一道
-
描述:净明道与道教各派的关系,是净明道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净明道与正一道关系的探讨,认为净明道传承正一法术的历史实况,反映正一道经法制度在江南的深远影响。净明道与正一道保持密切关系,既有宗教地域文化传播的因素,也为元明时代江南道教的格局所决定。
-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
作者:
陈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省内求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宋明理学 王守仁 唐代道教 陆九渊 司马承祯 王玄览 心外无物
-
描述: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和佛教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唐代道教对宋...
-
陈靖姑信仰:闽台文化交流的又一桥梁
-
作者:
郑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桥梁 闽台 文化交流 陈靖姑 两岸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 民间信仰 中华文化
-
描述: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维系两岸关系根基的重要纽带、而民间信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