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中国传统题材造型 仕女
作者: 徐华铛  来源: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鉴赏  中国  工艺美术 
描述:仕女,指的是历代社会中有一定地位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妇女。作者不仅用通俗的语言通过“四大名花”“梦回大唐”、“雅事盛韵”、“天籁香音”、“岁月倩影”、“陌上花开”等章节的讲述,还精选了各种材质制作的各年代的仕女造型作品照片近300幅,全面再现了仕女的倩雅造型。
佳茗似佳人 煎茶小品赏读
作者: 于左  来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近年茶风大盛,茶书、茶诗也风行。本书从《茶经》、《煎茶水记》、《十六汤品》、《试茶录》、《茶寮记》、《煮泉小品》等中截取有意境的片段,从历代笔记小说、文人别集中选取与茶有关的动人描述和逸人小品,构成此册风雅之作。
新编中兽医学
作者: 李贵兴  来源: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兽医学 
描述:本书以传统中兽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中兽医学辨证论治为核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兽医学精华,在博览历代中兽医古籍文献和当代中兽医研究新成果的同时,深入民间汲取基层兽医的宝贵经验经多年临床验证,汇集编纂成册。
道在巴蜀——忆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创建背景
作者: 昭实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子  宗教学  教理  东汉  五斗米道  道教  巴蜀  正一道  西汉  教义 
描述:四川是道教的发源地,历代研究《老子》、道教的教外教内学者层出不穷。继西汉严君平《老子指归》之后,东汉沛人张陵来蜀,创立正一道(或称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著《老子想尔注》,宣扬教理教义。
天台山寺观兴废略考
作者: 夏云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略考  兴废  桐柏  寺观  天台山  佛寺  葛玄  道宫  人台  僧尼 
描述:一千多年来,天台山名齐五岳,神并蓬莱,一直为国内外人士目为仙山佛国,神往无已.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游家显要慕名探求,寻幽访胜,为天台山水倾倒而尽情讴
贤崇法师与跃龙山寺
作者: 楼明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学院  天台山  文化名人  弘一法师  天台宗  龙山  宁海县  普陀山  司马承祯  市人民政府 
描述:浙东山水,世所闻名。天台一山,作为中国佛道名胜,更为历代文化名人仰慕。诗仙李白,书圣王羲之,高道司马承祯、葛洪等人,无不以一登天台为幸事。综观莽莽天台山,西承南龙宗脉,东涉溟海汪洋,天台延伸
游友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福建省宁德师专学报(哲社版)副主编,副教授。男,汉族,1942年5月24日出生于福建省古田县。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院中文系。现兼该校中文科主任。与人合作,由国家或省出版社出版《文章原理初探》、《文学欣赏漫谈》等著作,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中国新文学简史》、《门类艺术探美》的编写;参加了《
全文:》、《文学欣赏漫谈》等著作,参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中国新文学简史》、《门类艺术探美》的编写;参加了《中国历代诗歌名篇鉴赏辞典》(为编委)、《先秦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等辞书
陈大章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汉族,1930年7月生于北京。幼从家叔陈林斋学画,15岁时就有作品在北京荣宝斋展出。195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任常务理事。有的作品入选全国第一、二届国画展,1952年参加中国“建国瓷”的设计,绘制工作,1953年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考古发掘和古画、壁画的复制、摹绘工作,由个人或与人合作绘编的
全文:,绘制工作,1953年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考古发掘和古画、壁画的复制、摹绘工作,由个人或与人合作绘编的有《望都汉墓壁画》《信阳楚墓图录》《邓县彩色画像砖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等。复制的古漆器和六朝壁画
家庭药膳保健全典
作者: 刘荣奇  来源:北京:海潮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食物疗法  食谱 
描述:本书是一本集医疗、保健、美食于一体的工具书,也是家庭日常保健的指导性读物。全书荟萃历代名医名家的药膳理论,辅之以现代医学的保健指导,针对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常见性疾病,分门别类精选了行之有效的药膳食疗方,内容丰富全面,涵盖古今益寿延年、防病治病的实用药膳医
晋韵流风贾起家书法小品集
作者: 贾起家书  来源:北京:文物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行书  法书  现代 
描述:本书是贾起家近年创造的书法小品集,书写的内容主要是历代文人吟咏山水古迹的散文诗歌,书写形式多为行书,风格清雅,具有较深的传统功力。贾起家是山西籍书法家,多年居住北京。他将对家乡和北京的感情注入自己的书法作品中,作品内容有不少正是反映两地文化的散文、诗歌。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