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试论土家族哭嫁歌的艺术特色:以鄂西南土家族哭嫁歌为例
作者: 蒋芝芸 毛正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哈尼族  婚姻习俗  收集整理  土家族  民间歌谣  鄂西南  仪式  民间文学  艺术特色 
描述:哭嫁,是我国汉族、土家族、仡佬族、哈尼族、壮族等民族的一种婚姻习俗,哭嫁歌则是在出嫁仪式中由这些民族的新娘及其女性亲友们演唱的民间歌谣。"其中,分布在鄂西、湘西等地的土家族的哭嫁
坐歌堂·哭嫁歌
作者: 周玉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堂屋  四川  上位  文献  中国民俗  湖南  婚嫁习俗  人品  旅游 
描述:坐歌堂是流行于广东、湖南、四川等地的一种婚嫁习俗,指出嫁前一日,新人(多称新姐)的女性朋友聚集到新人家堂屋(歌堂)中,陪新人说话唱歌,畅叙情谊,送上祝福。因此风渐趋衰落,且存世文献稀少,如今知悉详情者已经不多
土家族“哭嫁歌”探幽
作者: 刘廷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映衬  形式多样  哭嫁歌  民间歌舞  艺术风格  历史  民族文化  特色  土家族  人民 
描述:土家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民间歌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映衬出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艺术风格,在众多民间歌舞形式中,“哭嫁歌”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种。
岩画、“阿旦沐”、都掌蛮--关于珙县悬棺葬墓主的族属
作者: 沈仲常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土僚  都掌蛮  墓主  族属  铜鼓  悬棺葬  四川  岩画  塘坝 
描述:四川珙县悬棺葬墓主的族属问题值得探讨。悬棺傍崖壁的铜鼓图案、墓主"打牙"的习俗和"阿旦沐"的名字为我们的探讨透露了若干消息。在悬棺的岩画中可以认为是铜鼓图像的,有: (1)麻塘坝棺材铺岩画中的图案。 (2)麻塘坝狮子岩的图案。 (3)麻塘坝九盏灯的图案。
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的丧礼舞探析
作者: 王思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砍牛  社会民俗  善鬼  人生礼仪  葬式  南方少数民族  铜鼓舞  歌舞形式  请神  丧葬习俗 
描述:丧葬习俗是社会民俗中人生礼仪的一部份,是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社会现象。尽管南方少数民族的葬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罐葬、树葬、崖葬、洞葬、悬棺葬等各不相同,其葬仪简繁不等,但共同的现象是:南方许多民族的葬礼须臾不离
壮族二次葬的仪式与功能:以大新昌明为例
作者: 农辉锋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次葬  功能  仪式 
描述:壮族二次葬是使寿终正寝者的魂魄聚入列祖列宗的仪式 ,是壮族通过对先人魂魄聚居于祖坟地的想象来达到整合现实中的家族主义的文化设计。二次葬习俗的形成与壮族的人观、宗教规范以及家族观念密不可分 ,它有着强大的心理协调功能。
湄洲妈祖祭典乐舞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研究
作者: 杨奇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妈祖  文化内涵  祭典乐舞  艺术特征 
描述:妈祖祭典习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湄洲妈祖祭典乐舞既融合了古代宫廷宗庙祭祀的艺术精髓,又自成一体,内容独特,散发浓烈的莆仙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研究和保护价值,尤其是在进一步促进闽台两地交流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中国年节物语
作者: 乐其麟  来源: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节日  风俗习惯  通俗读物  中国 
描述: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新著。作者采取章回体小说的写法把它们生动有趣地叙述出来,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侧面,不能不使读者受到吸引。不仅如此,书中还写到节日的起源和演变,节日的信仰和禁忌,节日的饮食习俗等,对民间节日文化进行了多侧面、全方位的展示。
温州提线木偶戏《南游大传》戏俗解读
作者: 周增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戏俗  提线木偶戏  温州  《南游大传》 
描述:温州提线木偶戏《南游大传》是温州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通过调查,从《南游大传》演出的自然环境、信仰传统、演出习俗、祭祀与互动仪式等方面解读其在民间信仰文化中的神圣性和宗教性,可充分揭示地方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生活态度。
女性主位、成年礼与文化认同:对土家族哭嫁歌的文化人类学解释
作者: 黎帅 郭玲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成年礼  文化认同  女性主位 
描述: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哭嫁歌中,出嫁姑娘是各个环节的主体,具有典型的女性主位特征,具有土家族姑娘成年礼仪的意义。从哭嫁歌参与者、过程、内容等方面,哭嫁歌反映了土家族文化的认同及其与"他者"文化的互动过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