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洪《神仙传》创作理论考源——以《左慈传》为考察中心
-
作者:
何剑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神通 神仙传 变化术 左慈 志怪小说
-
描述:战国至秦汉的神仙方术传统和魏晋之际输入中土的佛教神通观是葛洪《神仙传》中左慈等方士变化之术的两个理论来源。其中后者极大丰富了道教物类变化术的表现类型,对中古志怪小说表现神通情节和神通道人起到示范作用,而此一特征早在葛氏写作《抱朴子内篇》时已肇其端。
-
早期灵宝经与汉魏天师道--以敦煌本《灵宝经目》注录的灵宝经为中心
-
作者:
王承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张道陵 东晋 灵宝经 葛巢甫 葛玄 天师道
-
描述:本文拟从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所著录的一批早期灵宝经,探讨汉魏天师道在江南地区的传播及其对东晋南朝新道派的重大影响。国外学者较多关注灵宝经对大乘佛教教义的借鉴,我们则强调早期灵宝经其实保存着更为深厚的本土道教传统和本土文化传统。
-
《中国葛仙山碑林墨迹荟萃》出版发行
-
作者:
宁明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易经》 书画精品 人物造型 独特风格 葛仙山 碑林 八卦图形 墨迹 《水浒》 排列组合
-
描述:始建于北宋元佑七年(1092)的江西葛仙山宫观,是道教第二十八代神仙葛玄修道飞升之处,山上有佛教慈济寺同在,山峰奇秀,云生幽谷,林木葱笼,环境幽雅,名扬海内外。宫观管委会为进一步扩大葛仙山知名度,意向海内外征集墨稿,兴建“葛仙山碑林”。此一举措得到铅...
-
司马承祯的修道思想
-
作者:
汤其领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坐忘 服气 司马承祯
-
描述:司马承祯在继承茅山上清派服气养神内炼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佛教禅定学说和儒家正心诚意的思想,提出了以坐忘炼神,以“五时”、“七候”炼形的修道成仙理论。这一理论既丰富发展了上清派的修炼理论,又为晚唐两宋的内丹学产生奠定了基础。
-
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
-
作者:
陈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反省内求 主观唯心主义 认识论 宋明理学 王守仁 唐代道教 陆九渊 司马承祯 王玄览 心外无物
-
描述:从司马承祯、王玄览看唐代道教对宋明理学的影响陈澍理学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的代表官僚地主阶级利益的哲学,也是后期封建制度发展时期影响最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学术界目前认为宋明理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和佛教的融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唐代道教对宋...
-
旅顺天妃庙记碑与创修天后宫序碑之关联考
-
作者:
周爱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碑刻 天妃庙 旅顺 考证
-
描述:旅顺天妃庙是我国东北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座妈祖庙,约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其间"佛殿参错掩映,官民祈祷灵应",却经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洗劫,先后留下天妃庙记碑、创修天后宫序碑,记录了俄日帝国主义侵占大连的罪行,彰显了中国人民抵御外患的业绩。
-
摩尼教在福建的传播与演变
-
作者:
廖大珂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福建 传播 演变
-
描述:摩尼教披着佛教和道教的外衣,在唐末、五代传入福建,与福建的民间信仰相结合,开始在下层民众之间流传。宋元时期,摩尼教取得合法地位,迅速崛起,盛极一时,但逐渐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宗教信仰。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迫害,摩尼教迅速走向衰亡,并最终融入白莲教的罗教。
-
有关摩尼教开教回鹘的一件新史料
-
作者:
茨默 王丁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回鹘 牟羽可汗 摩尼教 鄂尔浑 嗢昆城 吐鲁番文书
-
描述:本文通过对1981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发现的一件回鹘文写本的解读,揭示其作为摩尼教史料的价值,藉此摩尼教在漠北回鹘汗国开教的早期过程、漠北与西域的关联等方面获得了新的线索。
-
本世纪关于摩尼教遗迹遗物的第三次重大发现
-
作者:
白化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摩尼教 新疆吐鲁番 西方文化 石窟 考察 佛教 中亚 重大发现 洞窟 近百年
-
描述:北京大学考古系副教授晁华山先生,1987年、88年和92年连续在新疆考察石窟,经过几年研究论证,将近百年来一直被误认的70多个摩尼教洞窟从佛教石窟群中甄别出来,这些摩尼教洞窟占当地洞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他还依据中亚与西方出土的古代写本,论证了这些洞窟的性质和分类,壁画
-
《夷堅志》明教紀事史料價值辨釋
-
作者:
林悟殊 殷小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喫菜事魔 摩尼教 《夷堅志》 明教 《佛祖統紀》
-
描述:本文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辨釋見於《佛祖統紀》之《夷堅志》明教紀事,認爲該紀事雖不見今本《夷堅志》,但大體應出自《夷堅志》作者洪邁之手筆;並就該紀事中有關明教的稱謂,教主之名諱,信徒之服色,該教對道教之依托,教徒的習俗等,一一加以辨釋,甄別其真僞,界定其與實際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