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先民的自然崇拜与生态意识的萌芽
作者: 鲍小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崇拜  生态意识  生态 
描述: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文明古国。在农业文明的社会中,农民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最直接和最微妙的,由于人类最初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就决定着他们行为方式的神秘性。本文主要从信仰的角度,阐释先民信仰的起源,自然崇拜与现代生态保护之间契合之处及其对现代生态保护的启示。
彝族自然崇拜与稻作祭仪
作者: 李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崇拜  旱作  原始祭祀  稻作 
描述:彝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自然崇拜的对象、形式、内容各有侧重和变异,与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自然崇拜明显地打上了稻作文化的烙印,反映的主题是彝族人民从旱作到稻作文化的转型、融合和重组,并最后形成了以稻作生产为中心的稻作祭祀链。
内寮村的食伙头初探
作者: 林曼青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寮村  老人  赡养制度  食伙头 
描述:内寮村的食伙头是当地人们所普遍称颂的一种老人的赡养方式,但随着传统的老人经济权利及其地位的丧失,农村家庭媳妇权利的增长以及传统舆论压力的不复存在,食伙头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保障老人的赡养问题.对老人赡养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社会工作发展困境之东莞寮步“解题方略”
作者: 朱增 叶柱轩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社会工作  东莞市  解题方略  试点镇  困境  2009年  推进方式 
描述:广东省东莞市自2009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社会工作以来,在推进方式上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以镇街为例,2009年东莞全市仅6个镇街参与社工试点,2010年新增7个镇街,2011年扩展到25个,2012年即将实现32个镇街全覆盖。作为首批6个试点镇街之一
海南黎族放寮婚姻与永宁阿注婚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阿注婚  婚姻  放寮婚 
描述:海南黎族早在解放前已实现了一夫一妻制,但原始的族外群婚仍顽固地残存着,并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黎族地区普遍盛行的"放寮"习俗,便是这种族外群婚残余的典型表现。在阐述"放寮"婚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与永宁阿注婚的不同。
七夕节几种常见习俗
作者: 赵亮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夕节  文化  中国传统  习俗 
描述: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
张国雄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工会举行第二届改选时,被选为工会常务理事,采取民主方式,提出“大家办”来开展工会工作,反对国民党的“包办
全文:工会举行第二届改选时,被选为工会常务理事,采取民主方式,提出“大家办”来开展工会工作,反对国民党的“包办制”。关心工人疾苦,热心为大众争取福利。1946年10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属的伪内政部第二警察总队
邱勇前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邱勇前,(1916一1994)曾用名邱济舟。河南商城县人。1916年8月生。1932年?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教导团通信员,第4军28团班长、书记、排长,方面军卫生部卫生营排长,第30军265团排长、副连长,区队长、副队长,总政治部日军工作训练队区
全文:、排长,方面军卫生部卫生营排长,第30军265团排长、副连长,区队长、副队长,总政治部日军工作训练队区队长,第5纵队3支队警卫营长,新四军第9旅25团营长、泗宿县独立大队长、团参谋长、泗宿、邳睢县副总
周时源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14-1974)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历任红四方面军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参加了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后任新四军第六支队副参谋长兼第三团团长、辽西军区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抚州军
全文: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市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
论蒙古草原自然崇拜文化的生态意蕴
作者: 马桂英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蒙古草原  自然崇拜  生态意蕴 
描述:蒙古草原作为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表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文化,生态意蕴十足。蒙古草原自然崇拜有其现实的生态基础,乃人与自然沟通的特殊方式,蕴涵着朴素的生态文化思想,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无限伦理关怀,对今天的启迪不可小觑。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