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王都中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字元俞,一字邦翰,号本斋,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其父王积翁为宋宝章阁学士,降元后授江西行省参政,宣谕日本,遇害海上。母氏以贞节自誓,祝发为尼。时年王都中七岁,元世祖念之,十七岁即得授平江路总管
全文:字元俞,一字邦翰,号本斋,福宁州(今福建霞浦)人。其父王积翁为宋宝章阁学士,降元后授江西行省参政,宣谕日本,遇害海上。母氏以贞节自誓,祝发为尼。时年王都中七岁,元世祖念之,十七岁即得授平江路总管
林品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1931年12月生,福建仙游人。主任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职于福建宁德地区第一医院。兼任福建省抗癌协会理事,宁德地区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外科学会委员。1958~1960年先后被评为县、地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3年任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队长,获该国总统授予的国家级狮子勋
全文:先后被评为县、地区、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983年任援塞内加尔医疗队队长,获该国总统授予的国家级狮子勋章1枚及奖状1。1985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奖励证书。1993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著有《甲状腺癌
陈光远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873—1939) 字秀峰,直隶(今河北)武清(今属天津市)人。1892年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武卫右军队官,北洋常备军军政司总务处总办、第二镇第四协,第四镇第七、第八协统领。1911年随冯国璋镇压武昌起义,升任第四镇统制,因所属一部兵变被撤职。1912年复任总统府咨议官。1913年任
全文:(1873—1939) 字秀峰,直隶(今河北)武清(今属天津市)人。1892年入天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武卫右军队官,北洋常备军军政司总务处总办、第二镇第四协,第四镇第七、第八协统领。1911年随冯国璋镇压武昌起义,升任第四镇统制,因所属一部兵变被撤职。1912年复任总统府咨议官。1913年任热河巡防营统领兼赤峰镇守使。1914年袁世凯成立军事模范团任团副兼新军督练处督练。1915年任陆军第12师师长。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子爵。1917年任京津警备司令。七月参与张勋复避,继又参加讨逆,升任绥远都统,旋任江西督军。1922年被广东政府北伐军打败而去职。1924年授将军府鉴威将军,即来天津作寓公。在天津英租界购置大量房地产,并开设银号与当铺多座。此外,还投资于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煤矿、华新纱厂、中原公司等企业。
林正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汉族,1949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藤桥镇,1969年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81年进修于温州教育学院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回原校藤桥中学继续任教高中语文,1989年任教导主任兼语文教研组长,是温州市中语会会员,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瓯海文史委员,瓯海文联成员。现任学校校长、书记。    舌耕
全文:

男,汉族,1949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藤桥镇,1969年开始从事教育事业,1981年进修于温州教育学院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回原校藤桥中学继续任教高中语文,1989年任教导主任兼语文教研组长,是温州市中语会会员,浙江省写作学会会员,瓯海文史委员,瓯海文联成员。现任学校校长、书记。    舌耕兼笔耘,收获自可慰。呕心倾热血,立志育英才。近三十年来,他在教坛上执着地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他认为,语文的外延应当和生活相等,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就得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的教学方法自成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和社会的认可。特别是在写作教学中,他能以大语文观作为自己教学的导向,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在观察、调查、采访、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1986年,他写出了教学论文《以新闻写作为突破口,把学生引向社会》,被《语文学习)录用发表,反响极大。1993年,他的《功夫在课外》的教学论文被《中国当代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选》评为优秀论文并选入该书。从93年到96年,他还写了《小言论的写作教学》、《以实写虚法试探》、《“引用”与“作文”》、《要选准选好作文角度》、《材料作文一我有话要说》、《一次实验作文的记录》、《作文题目一今年独好》等文章,先后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文苑报》、《温州教育》、《温州日报)等杂志、报刊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不少学生已成为《温州日报》、《温州晚报》、《侨乡报》、《温州电台、瓯海电台》优秀通讯员、记者和编辑。    由于他善于培养学生动脑、动笔的能力,又善于进行“下水”教学,二十多年来,他和他的学生写成并已发表的消息,通讯、小评论随笔、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就有一千多篇。    安贫乐教,育人为荣。他同他的学校和学生有着割不断的深厚感情。他的学校位于石垟山麓、“圆觉寺”旁,一九九六年三月,他在《温州日报》教育版上写了一篇题为《圆觉梦》的文章,叙述了他的教学生涯,阐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在文中所写的那几句话:                            晨钟催暮鼓                            圆觉三十秋                            学子勤教化                            四海皆良材。    邮编:325019电话:0577—6479874

范式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原名范志明,字涤凡,号耀卿,1909年6月生于寿宁鳌阳。 范式人立志“拯民于水火”,故改名“拯民”、“洪泽”,1931年参加了叶秀藩组织的赤色农会,次年10月经叶秀藩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寿宁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33年春,他参与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武装组织——红带会。同年4月因身份暴露
全文:工作。 范式人是闽东创建工农红军、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的杰出领导人之一。1934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团成立,他历任指导员、教导员和闽东苏维埃政府委员等职。转战闽东及闽浙边地区,打击国民党
孟进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孟进城,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33年7月参加乡苏维埃游击队,同年10月参加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历任军部特务营战士、第二六四团勤务员、部队医院卫生员。1938年2月起历任延安抗大总校第四大队通信员、副班长、班长,总校第一大队中队学员,总校保卫部工作组组员。1938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42
全文:孟进城,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33年7月参加乡苏维埃游击队,同年10月参加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历任军部特务营战士、第二六四团勤务员、部队医院卫生员。1938年2月起历任延安抗大总校第四大队通信员、副班长、班长,总校第一大队中队学员,总校保卫部工作组组员。1938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42年2月后历任河北省邢台县二区公安干事,太行六地委党校整风学习班学员,邢台县二区区委常委。1944年10月任邢西县公安局审讯股长、局长,县委委员。1946年6月任邢台县公安局副局长,县委委员。1947年12月起历任邢台县委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常委。1949年南下,任长江支队第一大队中队组织部长。人闽后历任中共仙游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中共安溪县委书记,中共晋江地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兼纪检会副书记、书记,中共晋江地委常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党组副书记,中共惠安县委第一书记,中共晋江地委副书记,晋江专署专员,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省革委会委员)。1970年5月下放三明市化机厂劳动。1971年8月任宁德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76年10月任中共宁德地委常委、地委副书记。1978年4月起历任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部务会成员,省人大代表,省委纪检委筹备组副组长。1979年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纪委副书记,省人大代表。1983年5月退居二线工作。1985年5月离休。
吴芝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笔名:吴兰性别:女出生年月:1933会员分类: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汉族湖北应城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中南文艺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助理编辑,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助教,人民出版社农村文艺编辑室、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部助编,《人民文学》杂志
全文:楼群》。作品《两次获优秀小说奖的女作家洁》、《作家传刘真》、《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获奖集评介》、《以情动人,发人深思》、《一颗灿烂的星》、《既要含蓄又要把握分寸》,《为了永恒的纪念》、《君子兰与金橘
游友基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文学研究家。1942年5月生,福建省古田县人。196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64年参加社会工作。1966年后在闽侯一中,古田一中任教。1978年调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后为该校副教授、中文科主任、《宁德师专学报》副主编,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中国俗文学学
全文:文学研究家。1942年5月生,福建省古田县人。1960年高中毕业后考入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64年参加社会工作。1966年后在闽侯一中,古田一中任教。1978年调宁德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后为该校副教授、中文科主任、《宁德师专学报》副主编,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中国俗文学学会、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员,福建省美学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有《文章原理初探》(合作;1980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文学欣赏漫谈》(合作;198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历代爱国诗选析》(合作;福建教育出版社)、《外国诗歌名篇选读》(合作)。重要论文有《试论艾青“诗的散文美”的美学主张及其创作实践》(1983年《学术月刊》第四期)、《略论李渔戏剧美学思想的特点》(《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第十辑)、《中国古代剧论的一个审美观点——趣》(1985年《学术月刊》第七期)及文艺评论约三十篇。另外还参加《中国小说大辞典》、《中国古代诗词曲鉴赏辞典》、《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及《门类艺术探美》的撰写。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