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茶一味盛世扬:在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上的讲话
-
作者:
杨金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祝贺 湖州市 陆羽 大会 茶文化 禅门 委员会 灵峰寺 古刹
-
描述:在春意盎然、风和日丽的美好时节,我们僧俗欢聚一堂,汇集在风景优美的千年古刹灵峰寺前,举办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这是禅门和茶界共同的一桩盛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政协湖州市委员会、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对主办的湖州市
-
天目茶源 灵峰禅韵:记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
-
作者:
李广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协会 禅文化 湖州市 大会 县政协 茶文化 安吉县 灵峰寺 茶艺馆 天目
-
描述:4月24日,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在浙江安吉县北天目灵峰寺举行。此届禅茶大会以"天目茶源.灵峰禅韵"为主题,由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湖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安吉县政协教文卫史委员会、安吉灵峰讲寺承办,安吉县佛教协会、安吉第一滴水茶艺馆协办。
-
谈历史文化名城与避暑山庄的关系
-
作者:
兰晓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热河志 热河上营 承德市 文化名城 少数民族 承德地区 外八庙 五指山 避暑山庄 灵峰寺
-
描述:谈历史文化名城与避暑山庄的关系兰晓冬避暑山庄的建立,是承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决定性因素。所谓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具有全方位和立体性,因此,仅有避暑山庄是不够的。我认为,避暑山庄的建立和作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过程,二者的综合体方可使承德成为名符其实的...
-
溪柄狮峰寺
-
作者:
西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作品 文学 文学作品 诗歌
-
描述:仿佛苍鹰飞翔的姿势在千年风云里凝固了“广化禅林”的御笔滴着清香 藻井的龙珠沉睡在模糊的朝代里 天花彩绘一点点掉落 寂寞与竹风树影,会与谁秘密商谈 佛教的乐音从无人的斋堂传来,春山更加空远了 风夹着雨点 惊醒梦中人 帘外 又见新阳 却不见我想要找的那个人
-
浅析中国传统造物的统一思想
-
作者:
洪俊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设计思想 传统造物 统一
-
描述:中国传统造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精神与意境,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风貌及审美观.中国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造物上也遵循着整体意识这个核心理念,在天、地、人、物、文、道间寻找平衡点,并将这些因素都完美统一到一起.
-
百万等级汽轮机高压内缸盖板的焊接
-
作者:
蔡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汽轮机组 焊接 铸钢 超超临界
-
描述:介绍了德国西门子超超临界汽轮机机组中高压内缸铸造工艺孔盖板的焊接工艺。针对铸钢件截面多变、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采用插入式坡口、多层多道焊、控制道间温度等工艺措施,满足高压内缸的装配和探伤要求,成功开拓了汽缸类铸钢件新型耐热材料的国产化市场。
-
从断层到传承―解读《爵士乐》
-
作者:
那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断层与传承 大迁徒 渴望与幻灭 爵士乐
-
描述:托妮?莫里森把《爵士乐》设置在十九世纪美国黑人的大迁徒运动这一历史背景中,表述了这一阶段地理位置重置对黑人移民造成的心理冲击。莫里森从黑人作家的独特视角,对小说表现的时代,对主人公所经历的城市化过程作出了独有的非裔解释。
-
日耳曼人大迁徙及其深远影响
-
作者:
张淑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日耳曼人 马帝国 汪达尔人 中世纪西欧 罗马贵族 西欧封建化 西哥特人 奴隶主 勃艮第人 大迁徙
-
描述:日耳曼人大迁徒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既有和平渗透,又有武力入侵,而且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大迁徒。日耳曼人大迁徒对西欧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它加速了罗马奴隶主旧政权的崩溃,另一方面,它为西欧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西欧封建化的进程。
-
张立文的和合学
-
作者:
彭永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轮回 “六经注我” 学术思想 “我注六经” 哲学史家 张立文 哲学家 人生 和合学 哲学系 21世纪 文化战略 决定性
-
描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概论——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一书问世了。当张先生在人生的旅程中走完一个甲圆道而进入下一次“轮回”时,他在学术思想上也完成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即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由哲学史家到哲学家的转变。
-
对九华山藏经楼佛经保护之谜研究
-
作者:
刘振明 梁朝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九华山 藏经 室内相对湿度 隔热保温 导热系数 室内空气 九华街 湿空气 档案保护 佛经
-
描述:对九华山藏经楼佛经保护之谜研究刘振明梁朝玉化城寺是九华山众多寺庙中的一座,始建于756年,重修于1435年。寺中藏经楼内所保存的佛经、档案有:贝叶经二扎,共83叶,叶片正反面均用铁笔刻写梵文7行,字迹清楚,墨色未褪。此经为宋代高僧圆道从古印度归来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