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动画片中的宗教意识:以宫崎骏的作品《龙猫》为中心
-
作者:
范业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猫 自然崇拜 乡愁 宗教 宫崎骏
-
描述: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会对其他文化形式产生影响。而日本人的自然崇拜的宗教观念在宫崎骏的作品《龙猫》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片中充满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和谐共荣的美妙图景。从这些温馨的和谐之美中,唤起了观众怀旧、感悟之情。
-
日本动画片中的宗教意识
-
作者:
范业红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猫 自然崇拜 乡愁 宗教 宫崎骏
-
描述:宗教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会对其他文化形式产生影响。而日本人的自然崇拜的宗教观念在宫崎骏的作品《龙猫》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片中充满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和谐共荣的美妙图景。从这些温馨的和谐之美中,唤起了观众怀旧、感悟之情。
-
论畲族歌言创作及传承之重要机制:程式语
-
作者:
翁颖萍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分布 形式特征 畲族歌言 程式语 语义关系
-
描述:畲族歌言是畲族文学的主体,且多数畲歌的歌词都是歌手即兴编唱的。通过对大量畲歌语料的观察,揭示了畲族歌言创作及传承的重要机制——程式语。在对畲族歌言语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形式特征、语义关系及分布情况几方面对畲族歌言的程式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浅析闽台两地陈靖姑信仰的文化认同
-
作者:
刘神晨 苏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靖姑信仰 文化认同
-
描述:陈靖姑,是海峡两岸共同信奉了1200多年的女神,是福建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信仰女神之一。本文将以“陈靖姑信仰”为切入点,闽台两地为地域依托,从陈靖姑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方面,分析陈靖姑信仰在闽台两地的文化认同,和其对于闽台两地文化交流产生的重要作用。
-
浅析闽台两地陈靖姑信仰的文化认同
-
作者:
苏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陈靖姑信仰 文化认同
-
描述:陈靖姑,是海峡两岸共同信奉了1200多年的女神,是福建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信仰女神之一。本文将以“陈靖姑信仰”为切入点,闽台两地为地域依托,从陈靖姑的历史发展、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方面,分析陈靖姑信仰在闽台两地的文化认同,和其对于闽台两地文化交流产生的重要作用。
-
黄寿祺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黄寿祺,文学评论家。字之六,号六庵,曾用笔名霞山。年日生。福建省霞浦县盐田镇上街人。现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自幼在家乡私塾学习,受儒家思想影响,崇信孔孟之道。月年毕业于私立北平中国大学文科预科。年获得私立北平中国大学本科国学系文学士学位其后执教于福建霞浦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燕冀中学、私立北平
-
全文:待人,内容与形式并美。他的早期著作《与尚节之先生论易三书》年《北平晨报》,曾引起当时北平学术界老前辈的重视,并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舒茨基博士所著的中国古典哲学《变化的书》列为参考资料。年月曾参加教育部召开
-
马千里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马千里(1885——1930),名仁声,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天津,南开中学、北洋大学毕业。曾在南开中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的前身——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既是周恩来的老师,又是邓颖超的老师。邓颖超说:“马千里先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怀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救国
-
全文:、张若茗四位代表与当局交涉,也立即被捕。他们被关押8个月之久,在狱中进行了绝食等形式的斗争。“五四”运动后,马千里创办了《新民意报》,自任主编。该报追求爱国进步、支持女权运动,受到进步青年的欢迎。周恩来
-
刘国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 刘国光 刘国光(1923年11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 江苏省 南京市人。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考入北平 清华大学研究院;1951年—1955年, 苏联 莫斯科经济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1年—1982年,兼任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1
-
全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文中就深入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既不互相排斥,也不是由外在的原因所产生的一种形式上的凑合,而是由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一种内在的有机的结合。 为了
-
刘国光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
描述:(1923— ),江苏省南京市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国光赴四川求学,中学时代就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书籍。1941年他考入西南联大,攻读经济学,参加过学生民主运动。1946年大学毕业后,刘国光到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教。1948年到南京社会研究所
-
全文:的社会形式特别是其交换价值方面;重在看它所提供的交换价值是否超过资本家偿付的可变资本价值从而为他带来一个“剩余价值”。这种研究方法应该为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时所遵循。 每个社会主义企业和每个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