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别样的欢乐时光
作者: 刘宗礼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别样的欢乐时光》  中国  杂文 
描述:学校是一座小土庙,破破烂烂的,冬天里四面进,学生们就常常冻了手脚。寒冷的早晨我们读着书,窗外亮亮的阳光一照,我们就急切地盼着下课了。铃声一响,学生们蜂拥而出,跑进干冷的阳光里,站在教室前,跺跺脚,脚暖了,就沿墙根一
不灭的山魂
作者: 刘大如  来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在四川兴文的九丝山发生了一场声势颇大的战事,14万人马对九丝称王的僰人首领阿大进行围剿。从此之后,这个民族消亡了,史书再也没有僰人的记载,悬棺也没有再续延下来,留下的是神奇和传说。
试论萨满教宇宙观对解读考古现象的重要性
作者: 冯恩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宇宙观  萨满教  考古 
描述:萨满教的宇宙观对一部分考古遗存现象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女真墓葬出土的腰带镂孔牌饰、契丹墓葬出土的金帽、红山文化的筒形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以及悬棺等考古发现都可以用萨满教宇宙观得到合理解释。
僰人文化与川南喀斯特地区的旅游发展
作者: 艾南山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悬棺  僰人文化  喀斯特 
描述:川南喀斯特地区是古僰人主要活动地,以悬棺为代表的僰人文化与喀斯特的自然环境又有联系.对这一消失了的文明进行探索,将丰富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内涵,同时也为该地区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的课题.
元君庙仰韶墓地再探讨
作者: 张杨力铮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君庙仰韶墓地  行为模式  葬式分析 
描述:本文拟针对上世纪50年代末发掘的元君庙仰韶墓地中存在的特殊式及墓穴情况进行讨论,辨析"复原式二次"的面貌以及文化意义,并分析特殊式所代表个体的特征。探讨通过墓葬式或相关情况研究古代人类行为模式及思维观念的可能性。
吴国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58~)女。山西高平人。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晋东南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历任晋东南艺术学校演员,晋东南上党梆子剧团演员,晋城市上党梆子青年团演员,山西省上党戏剧院一团演员,晋城市艺校副校长。一级演员。山西省剧协副主席,晋城市剧协主席、人大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饰有上党梆子《三关排宴》肖
全文:。一级演员。山西省剧协副主席,晋城市剧协主席、人大常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饰有上党梆子《三关排宴》肖艮宗、《杀惜》阎惜姣、《借粮》樊梨花、《抬花轿》周莲、《秦香莲》秦香莲、《佘赛花》佘赛花、《初定
吴国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别名大华,字雪之,号龙游人,室名寻味斋。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于江苏如皋。毕业于常州职业师范学院美术系。师从应诗流、蒋白、吴■木,主要临习《张黑女墓碑志》、《石门颂》、《米芾书翰
全文:别名大华,字雪之,号龙游人,室名寻味斋。男,汉族,1964年11月生于江苏如皋。毕业于常州职业师范学院美术系。师从应诗流、蒋白、吴■木,主要临习《张黑女墓碑志》、《石门颂》、《米芾书翰
杨国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24—)湖北天门人。现为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洪湖市支行离休干部。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中国通讯文学会会员,洪湖市老年人诗歌书画楹联协会会员、常委,江西山谷诗社社员。解放前就读于汉口学院,后任过教师、职员。生途坎坷。1982年开始楹联、诗词创作。1987年获湖北电台迎春征联二等奖。曾主编《江峰诗词》
全文:五连冠,后继有人。”春联:“三步定音皆北拱;一江春水向东流。”“远涉重洋,与金龙齐飞,男儿浮舟沧海;冰封雪岭,共银蛇起舞,志士立马昆仑。”集影片名联:“《祖国》《母亲》,《希望》《青年》《熔炉》《忠诚》《火》;《人生》《子夜》,《初欢》《红雨》《巨浪》《拚搏》《》。”
子露集 汉英对照
作者: 张露霞  来源: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诗集 
描述:本书是一部作者原创的汉英对照诗歌集,其中收录了作者所作的60多首诗歌,并逐一翻译成英文。其内容涵盖广泛,有游览之感,思亲怀人,赞美山川,歌颂祖国等。该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诗风清丽,语言简练,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欣赏性。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云南·南涧卷
作者: 白庚胜总  来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南涧彝族自治县  作品集  民间故事 
描述:本卷收录了南涧县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在内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都是发生在1949年以前并流传至今。同时配有反映当地民风民俗的30余幅彩色图片,使读者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劳动人民生活画卷。
上页 1 2 3 ... 35 36 37 ... 39 40 4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