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清代两部闽人说闽事的小说——《台湾外记》与《闽都别记》
作者: 陈庆元 陈庆良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小说  台湾  福州地区  陈靖姑  郑成功  《水浒传》  闽都别记  黄道周  历史小说  章回小说 
描述:中国七大方言区,闽居其二。即使闽方言,福州、莆田、闽南、闽北也是五花八门,并不相通;有时隔一个县,就难免隔核,不易沟通。小说毕竟属于俗文学,中国的语文本来就存在语与文不相一致的特点,再加上复杂的方言,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小说的发展。福建古代小说
彝族自然崇拜与稻作祭仪
作者: 李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自然崇拜  旱作  原始祭祀  稻作 
描述:彝族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自然崇拜的对象、形式、内容各有侧重和变异,与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自然崇拜明显地打上了稻作文化的烙印,反映的主题是彝族人民从旱作到稻作文化的转型、融合和重组,并最后形成了以稻作生产为中心的稻作祭祀链。
置于时空流中的自然崇拜:《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读后
作者: 钟年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原始宗教  图腾文化  自然崇拜  自然神  图腾崇拜  动植物崇拜  少数民族  宗教文化  分析方法  文化现象 
描述:置于时空流中的自然崇拜─—《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读后钟年自然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历史上普遍存在过的宗教形式之一,它始自原始时代而延续至今,在人类社会中流传时间极长。中国的自然崇拜也具有延续时间长、覆盖面广的特点:在首都北京,我们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历代统治...
凉山州美姑地区彝族服饰纹样探析
作者: 张春新 罗熳丽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族服饰  纹样  自然崇拜  美姑  万物有灵 
描述: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归纳整理出凉山州美始地区的服饰纹样类型结合对当地彝族民间信仰“万物有灵”及自然崇拜等研究.分析、总结美姑地区舞族服饰纹弹的特点及当地的审美取向.探析由当地彝族服饰纹样所反映出的民间信仰及崇拜的文化价值.
怎样学练天启棍
作者: 石成柱 方汝楫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变换  地运动  武术典籍  动作技巧  器械  手调  棍法  独特风格  运动方法  天启棍 
描述:在武术器械中,棍与其它器械相比,是较易掌握的。拳谚有月棍、年刀、终生枪之说,是指学练棍术要比学练刀枪相对容易些。这是由棍这种器械本身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棍身细且长,坚韧挺直,梢细把粗,无刃无刺,故其运动方法多长扫远挑,猛抡长劈,以大肌肉群活动居多,因
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标记方法
作者: 吴重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产品  标记 
描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零件检查后分组打尺寸标记,以及为了便于日后的维修而在零件上标记,还有便用户了解使用有效期而在成品或其金属包装物上打上生产日期等这在自动化生产中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程序。文章介绍了几种常用标记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图7幅,表1个。
海南黎族放寮婚姻与永宁阿注婚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阿注婚  婚姻  放寮婚 
描述:海南黎族早在解放前已实现了一夫一妻制,但原始的族外群婚仍顽固地残存着,并在不同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黎族地区普遍盛行的"放寮"习俗,便是这种族外群婚残余的典型表现。在阐述"放寮"婚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其与永宁阿注婚的不同。
男女童两面穿夹套装
作者: 毛祥木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年龄特点  夹套  背带  服装  套装  裙子  女童  套夹  儿童  裤子 
描述:这套夹套装可正反两面穿。男孩一套三件:上衣、马夹,裤。女孩可多做一件裙子,或不做裤子换做裙子。马夹可兼作裙子或裤子的背带。这套服装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式样宽大,便于孩子自己穿着;可两面换着穿,色彩的变换使孩子喜爱;孩子无腰,有马夹做为背带,裤子或裙子
基于熵增原理的供暖方式舒适性节能性分析
作者: 孙娟娟 刘学来 李永安 薛红香 张红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供暖末端  熵增原理  节能 
描述:从散热机理、舒适性和节能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散热器、低温地板辐射、毛细管平面辐射、电热膜辐射等供暖方式的特点,并计算了此四种供暖方式的熵值变化。结果表明:地板辐射供暖符合人体脚暖头凉的舒适性理论;毛细管平面辐射供暖最舒适、最节能,是最值得推广的供暖方式。
建德市发现的三座砖室墓
作者: 周学斌 尧志刚 施凤伟 童伟 骆放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建德  砖室墓 
描述:2012年12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建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建德市下涯镇大洲村的三座清代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青花瓷碗、银簪、"乾隆通宝"铜钱等,为了解杭州地区清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特点、埋藏观念等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