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从土家族哭嫁歌看土家妇女世界
作者: 钟丽君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演变  土家族  哭嫁 
描述:哭嫁是一种特殊的婚俗现象,哭嫁歌乃是这种特殊婚俗的特定产物。土家族的哭嫁歌不仅是土家人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是我国音乐艺术界绮丽的瑰宝。文章试图通过对土家族哭嫁歌所产生的社会历史土壤、歌词所反映的情感内容以及哭嫁的演变、反映土家族的妇女世界。
风光旖旎哭嫁歌:对于湘西地区《土家族哭嫁歌》的非遗考察
作者: 田文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内涵与价值  濒危状况与保护  土家族哭嫁习俗与哭嫁歌 
描述:哭嫁是湘西土家族聚居区别具特色的婚俗之一,哭嫁歌作为这种婚俗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过程始终。文章试图通过将哭嫁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来考察哭嫁习俗及哭嫁歌的基本内容、文化内涵及价值、濒危现状及保护等内容。
鄂西土家族哭嫁歌的主体心理分析
作者: 余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歌  角色转换  话语权利  土家族  情感宣泄  女性 
描述:哭嫁歌曾是土家族地区风行的抒情性仪式歌谣,是新娘在哭嫁仪式中拥有的话语权。她们借此权力,通过情感宣泄,卸掉角色转换时的情感压力与重负,告别旧的女儿角色,为进入媳妇角色作心理准备。本文试图综合运用口述材料与哭嫁歌文本资料,就土家族哭嫁歌的主体心理进行分析。
从《哭嫁歌》透视土家族女性的文化心理
作者: 龚红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主义  哭嫁歌  民俗学价值  三峡文化  文化心理  土家族  男尊女卑  性别意识  民间文化  女性 
描述:土家族的"哭嫁"习俗作为一种现存的古老而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现象一直为当代民间文化与文学界所关注。在人们注意其美学、民俗学价值的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对歌词本身所隐含的土家族女性特有的文化心理的挖掘。本文即力图在此方面作一些探讨。
涂铭旌院士率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察组到四川良友公司稀土金属公司考察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稀土金属  考察  工程院院士  大学  副院长  工程学院  公司  四川  良友  材料科学 
描述:6月29日上午10时,我国著名的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率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察组到良友稀土公司考察(见下图)。考察组由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颖、工学博士讲师叶金文、硕士姜中涛组成。
《龙虎山悬棺葬》探究性教学设计
作者: 缪鸿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任务  悬棺葬  探究性  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背景  旅游名胜  教学设计  龙虎山 
描述:一、教学背景及教学任务本节内容是《中国旅游名胜》第四章《悬棺葬景观》的第二节,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典型课例。课程设计力求将材料分析与直观图片观察相结合,使学生阅读理解龙虎山悬棺葬的原因和悬棺葬棺木的安置方式,丰富导游基础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三峡石崇拜的文化内蕴及文化特征阐论
作者: 王作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阴阳石”  石崇拜  三峡文化  “悬棺葬”  “八阵图” 
描述:在人类历史上,由石而生成的文化现象丰富多采。本文对发现于三峡地区的“八阵图”、“阴阳石”、“悬棺葬”的本来面貌及文化内蕴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和阐论,认为这三种文化事象,从石崇拜的一隅,体现了三峡文化的某些典型特征。
壮族二次葬俗浅探
作者: 黄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二次葬  丧葬制度  民俗  壮族地区 
描述:二次葬是一种古老的葬式,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仍在壮族及其周边民族中流行。文章运用考古学及民族学资料,试图从地理、政治、民俗传承等诸方面,对二次葬的产生及其在壮族地区持续发展流行的原因进行探讨。
新疆和静县察吾乎沟口二号墓地发掘简报
作者: 丛德新 何德修 陈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版  和静县  墓葬  发掘简报  二次葬  底径  标志  儿童  石堆  直径 
描述:1983—1984年,我们对和静县北哈拉毛墩乡察吾乎沟口一、二、三号墓地进行了发掘。一号墓地的发掘简报已经发表,下面介绍二号墓地(图一)。二号墓地南北长约750米,东西宽约300米,共分布有122座墓葬,我们仅发掘了其中的18座。参加发掘工作的有考古研究
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
作者: 孙德萱 丁清贤 赵连生 张相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存  发掘简报  二次葬  陶片  西南  仰韶文化  骨架  西水坡遗址  引黄供水  河南省 
描述:西水坡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隅的新民街南地。面积约50000余平方米。遗址的南部被一座古代城的南墙所叠压,北部是一片低洼的沼泽地。因遗址周围的地势较低,雨季积水,芦苇丛生,俗称“西水坡”(图一)。1987年5月,河南省中原化肥厂在此地
上页 1 2 3 ... 43 44 45 ... 52 53 54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