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研究
-
作者:
马桂英 来源: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民族文化 蒙古族 中国 研究
-
描述:蒙古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处理,是紧紧围绕“自然崇拜”这一“轴心”来进行的。全书通过揭示、展现蒙古文化与自然相融的形象,力图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蒙古文化的历史,从现代文明的角度重估蒙古文化的价值,说明抢救、挖掘、保护处于边缘化的蒙古文化的意义
-
繁星春水 美绘本
-
作者:
冰心 来源: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现代 诗集
-
描述:《繁星·春水》是冰心的两本诗集,其主题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本书把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呼唤,对大自然的咏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
-
湘西悬棺葬的文化意蕴
-
作者:
明跃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灵魂回归 楚文化 凤崇拜 湘西悬棺葬
-
描述:悬棺葬是我国古代一种奇异的葬俗,研究者普遍认为它是古濮越文化的反映。湘西人认同悬棺葬是受楚文化的影响。悬棺葬既是楚文化中灵魂回归意识的表述,又是他们凤鸟崇拜这一集体表象的展演。湘西悬棺葬是楚文化在湘西地区传播的结果。
-
生死之间:贵州的岩洞葬
-
作者:
李飞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州 唐代 岩洞葬 木棺
-
描述:岩洞葬是一种将死者遗骸置于天然溶洞内的特殊葬俗,广泛流行于黔贵山地。贵州是岩洞葬与悬棺葬的分野之地。贵州岩洞葬主要时代为唐代以降,迄今已发现近百处。岩洞葬是环境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祖灵崇拜的表现形式之一。现代贵州岩洞葬是研究这一古老葬俗的"活化石"。
-
广西桂中壮族二次葬及其心理初探
-
作者:
钟巧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心理根源 二次葬习俗 壮族
-
描述:文章通过对广西桂中壮族二次葬习俗的分析,揭示广西桂中壮族二次葬习俗的社会意义及其产生的心理根源。二次葬习俗的形成与壮族的不洁观、灵魂栖居观、对鬼神的恐惧以及祈求祖先魂魄的保佑、祖先崇拜、迷信风水、长辈的艰辛与荣耀、后辈的荣誉名声等心理密不可分。
-
北首岭宗教文化概述
-
作者:
高次若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鬼魂观念 原始宗教 宗教意识 二次葬 祖先崇拜 母系氏族公社 图腾崇拜 宗教文化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
描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对自然界带来的危害还无法控制,幻想以祈祷、祭祀或巫术来主宰影响自然界的神灵,从而形成最初的宗教意识。因此"宗教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生产斗争中的软弱无力和对自然力的盲目崇拜性。"而北首岭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正是
-
呵佛骂祖
-
作者:
华方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偶像崇拜 人心 佛性 世俗 向善 皈依 禅师 临济宗
-
描述:呵佛骂祖是禅林用语,用于打破学人心中固有的偶像崇拜,显发自心佛性. 石霜楚圆(986-1039年)是朱代临济宗禅师,俗姓李,祖籍广西桂林.少为儒生,潜心举业,二十二岁回心向道,于湘山隐静寺得度.后依汾阳善昭门下,每见必诟骂,或毁诋诸方,所训亦皆流俗之鄙事.
-
司马承祯“渐门”修炼法
-
作者:
刘彦骅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渐门” 《天隐子》 修炼方法 “存想” 司马承祯
-
描述:司马承祯(公元647-735)唐代著名道士,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河南温县人。少好学,熟读诸子百家之书,崇拜老庄之学。从蒿山道士潘师正受传符箓、辟谷、导引及服饵之术。后随师一同隐居天台山玉宵峰百余年,容貌一直像三十岁人。武则天曾数次召他进京,他
-
镇远有座天后宫
-
作者:
巴娄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外华人 天妃 妈祖庙 大石桥 镇远 泉州 海神 古城镇 五溪蛮 天后宫
-
描述:在我国沿海各地及台湾、海南诸省,多建有祭祀海神的“天后宫”、“妈祖庙”一类建筑物。“妈祖”是海外华人最为崇拜的神仙之一。有趣的是,在远离大海、深居内地的贵州省,亦有几座“天后宫”,诸如镇远天后宫、丹寨天后宫、遵义天后宫以及黄平旧州天后宫和亦水复兴天
-
洪圣文化与妈祖文化的现代诠释
-
作者:
孙利龙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洪圣文化 妈祖文化 现代诠释
-
描述:洪圣文化与妈祖文化是我国海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洪圣文化源于官方祭祀,妈祖文化来自民间崇拜;两股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我国独特的海神文化.对两者进行系统诠释,有助我们准确弄清它们的过往与今生,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两股文化,为充实与丰富我国文化事业,增添些许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