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不灭的山魂
作者: 刘大如  来源: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描述: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在四川兴文的九丝山发生了一场声势颇大的战事,14万人马对九丝称王的僰人首领阿大进行围剿。从此之后,这个民族消亡了,史书再也没有僰人的记载,悬棺葬也没有再续延下来,留下的是神奇和传说。
武当山
作者: 祝笋  来源: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武当山  旅游指南 
描述:本书讲述武当山优美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建筑艺术,以及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发展历程。是读者的关注点。内容包括:仙岳朝宗的天下名山;罕见的明朝皇家庙观;举世无双的世界奇观;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精美绝伦的文物瑰宝;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
年年祭先祖代代传孝道
作者: 张启龙 孙淑芬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堰市  祭祖活动  先祖  朱元璋  城关镇  房县  孝道 
描述:近日.明朝皇帝朱元璋后裔朱氏家族在湖北房县城关镇泉水湾村朱氏宗祠举行了大型祭祖活动.来自房县300多户朱氏族人和十堰市郧县50多位朱氏宗亲跪在朱元璋雕像前,上香、叩拜。
张以宁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张以宁,明朝诗人。字志道。古田翠屏山(今属贵州省)人。以博学强记闻于时,时人呼之“小张学士”,学者称之“翠屏先生”。泰定三年(公元年),以《春秋》之学入京(今北京)中进士。寓居大都约明太祖洪武初在世。工乐府诗,作(今北京),历官翰林侍讲学士。至元品极讲究骈丽。著有《四季黄钟》及《娇马衫中吕》见《续录
全文:张以宁,明朝诗人。字志道。古田翠屏山(今属贵州省)人。以博学强记闻于时,时人呼之“小张学士”,学者称之“翠屏先生”。泰定三年(公元年),以《春秋》之学入京(今北京)中进士。寓居大都约明太祖洪武初在世
瑞安“藤牌舞”与戚继光浙闽抗倭的“鸳鸯阵”
作者: 冯百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练兵用兵  藤牌舞  智慧结晶  戚继光  鸳鸯阵 
描述:源于明朝嘉靖时期戚继光对浙闽抗倭藤牌兵的操练布阵,清朝光绪年间的浙江瑞安"藤牌舞",传承其精髓"矮、滚、实、劲、圆、活",彰显戚继光"鸳鸯阵"选兵、练兵与用兵的智慧结晶,瑞安"藤牌舞"之所以几百年经久不衰、盛传至今,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象征。
六合名人徐
作者: 问寒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十七年  童子试  翰林院  明史艺文志  校勘记  《毛诗》  《诗经》  《尚书》  务本论  南明史 
描述:六合名人徐■文/问寒徐(1810-1862年),字彝舟,号亦才,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生于六合南门外龙津桥(今浮桥)南,“家世业儒”。明朝隆庆初,其迁棠始祖徐光福偕兄弟由上元迁六合,遂家焉。徐系第九世孙。其曾祖父徐必纯,候选直隶州同知;祖父...
《甲申三百年祭》发表前后的故事
作者: 丁江河 曹晋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分歧  张献忠  《甲申三百年祭》  领袖  《中国之命运》  故事  郭沫若  政治腐败 
描述:郭沫若为何写《甲申三百年祭》 1943年初,蒋介石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出版,书中讲到“明朝的末年,政治腐败,思想分歧,党派倾轧,民心涣散,流寇横行。三百年的明室,在李闯王、张献忠等流寇与满族旗兵的内外交侵之下,竞以覆灭。”
美韵东方的王者牡丹
作者: 程斯园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方  中国牡丹  长安  马蹄  魏晋南北朝时期  栽培历史 
描述:中国牡丹的璀璨历史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曾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的“长安花”,就是指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
李时珍解开“仙果”之谜
作者: 李子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明朝嘉靖年间,均州的太和山上有一座道教寺院叫五龙宫,五龙宫的后院有一种奇特的果树,每年长出像梅子大小的仙果,道士们说,果树是真武大帝所种,人吃了这仙果可以长生不老。皇帝闻讯,降旨下令五龙宫道士每年在仙果成
甘南草原的江淮遗风
作者: 杨重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甘南草原  江淮移民  民俗文化  洮州卫城 
描述:想知道500年前明朝的南京是什么样子吗?来到临潭新城,你就能够感受到历史长河在此留下的令人难以置信的驻足。新城的妇女们身穿过襟盘对扣的半长袍,开叉很高,紧口便裤,足蹬凤头绣花鞋;人们称奶奶为“阿婆”,社火表演中“秧歌”的曲舞显现江淮一带插秧的动作。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