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马立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09—1935) 原名泽祥。福建省福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福安县委委员,福州理工学校党支部书记,福州南区区委书记,福安县委书记,福安中心县委书记,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支队政治委员。1933年初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底获释。后任闽东苏维埃政府的筹备处主任,负责苏维埃政
全文: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三留在闽东坚持斗争。1935年不幸被叛徒杀害。马林(Hendricus Sneev1iet 1883—1942)原名享德立克斯·斯内夫利特,荷兰人。早年在荷京大学读书,参加
孟进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孟进城,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33年7月参加乡苏维埃游击队,同年10月参加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历任军部特务营战士、第二六四勤务员、部队医院卫生员。1938年2月起历任延安抗大总校第四大队通信员、副班长、班长,总校第一大队中队学员,总校保卫部工作组组员。1938年6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42
全文:孟进城,出生于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1933年7月参加乡苏维埃游击队,同年10月参加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历任军部特务营战士、第二六四勤务员、部队医院卫生员。1938年2月起历任延安抗大总校第四大
林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10—)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福建省古田县人。早年在家乡念完小学。1928年毕业于福州英华中学。1932年获北平燕京大学学士学位。1935年获同校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助教。1937—194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翌年
全文:主席成员、国家民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林耀华注重社会实地调查研究,尤其是在抗战时期,同身居西南边陲的社会学者,如吴文藻、费孝通、李安宅等,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族调查研究。《凉山夷家》是他在1943年暑期
刘必成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刘必成,平江府昆山(今属江苏省昆山县)人,字与谋,自号爱闲翁,生卒年不详。南宋理宗赵昀嘉熙二年(1238年)戊戌科武举第一名。该科录取武进士人数不详。同年,录取正奏名文进士423人,文状元是周坦。关于刘必成的生平事迹,宋人凌万顷编撰的《玉峰志》是这样记载的:少年时的刘必成不仅天份高,而且勤学苦思,他
全文:,廷对第三,知雷州。戴应新,戴应扬之弟。薛梦,后中文举甲科。这些记载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武举人物提供了线索。
肖贻昌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男,汉族, 1927年12月20日生于福建省福安县,1957年7月厦门大学海洋生物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现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擅长海洋浮游动物生态;海洋环境保护;毛鄂动物分类和生。态英语熟练;俄语一般。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电话:286022。学术团体、社会任职情况:中
全文:和渔业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主要参加者。国际合作及交流项目:1981.11—1981.12,英国海洋污染研究情况考察,英国海洋研究所等;1984.10—1984.10,中国科学院科学一号海洋调查船访日代表
林振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    林振翰           林振翰(1884年5月-1932年3月),盐政专家、翻译家。字永修,号蔚文,蕉城籍人。1911年翻译出版了 波兰籍 犹太人 柴门霍夫博士的著作《世界语》,是我国第一个将世界语引进国内的学者。   林振翰同时还是我国近代著名盐务专家,著有《
全文:办的“一春” 茉莉花茶,曾获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盾奖。林理斋认为:“科举功名乃无用之事,学习西洋科学,振兴实业才能救国图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林理斋送其十三岁的儿子林振翰
林耀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林耀华,当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年月日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现任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民族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原始社会史顾问、北京历史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学
全文:、《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编委会委员及民族学组组长、国家民委主持领导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负责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中国人类学研究会主席成员
吴福元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吴福元,男,1962 年生于安徽庐江县。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副主任  MC-ICPMS实验室主任  花岗岩与地壳演化学科组组长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9825信箱,邮编 10002
全文:

吴福元,男,1962 年生于安徽庐江县。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岩石圈构造演化研究室副主任  MC-ICPMS实验室主任  花岗岩与地壳演化学科组组长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市9825信箱,邮编 100029   电话: (010) 6200 7392   传真:  (010) 6201 0846       E-mail: wufuyuan@mail.igcas.ac.cn 学历 1987.9-1990.10: 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1984.9-1987.7: 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1980.9-1984.7: 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 本科生 (构造地质学方向) 简历 2003.3-现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2000.6.-2003.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教授 1999.11-2000.5: 长春科技大学, 教授 1995.10—1996.11: 法国雷恩(Rennes)第一大学, 进修 1992.10-1998.10: 长春地质学院, 教授 1990.10-1992.11: 长春地质学院岩石学博士后流动站 主要研究兴趣 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 Rb-Sr、Sm-Nd、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Sr-Nd-Hf-Os同位素示踪与地球动力学 主要学术任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优先资助领域”科学指导与评估专家组成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造山带与地壳演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科学通报”、“地球化学”、“岩石学报”等10余家学术杂志编委 SCI检索杂志论文 2006年 [67]    程瑞玉, 吴福元, 葛文春, 孙德有, 杨进辉, 2006. 黑龙江省东部饶河杂岩的就位时代与东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 岩石学报, 22: 353-376. [66]    Lu, X. P., Wu, F. Y., Guo, J. H. Wilde, S. A., Yang, J. H., Liu, X. M., Zhang, X. O., 2006. Zircon U-Pb geochronological constraint on the Paleoproterozoic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Eastern Block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n Res., in press. [65]    Wu, F. Y., Zhao, G. C., Sun, D. Y., Wilde S. A. and Zhang, G. L., 2006. Final Closure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in NE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Hulan Group in central Jilin Province. J. Asian Earth Sci., in revision. [64]    Wu, F. Y., Yang, J. H., Lo, C. H., Wilde, S. A., Sun, D. Y., Jahn, B. M., 2006. The Jiamusi Massif: a Jurassic accretionary terrane along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 of NE China. Island Arc, in revision. [63]    Wu, F. Y., Yang, Y. H., Xie, L. W., Yang, J. H., Xu, P., 2006. Hf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he standard zircons and baddeleyites used in U-Pb geochronology. Chem. Geol., in review. [62]    Wu, R. X., Zheng, Y. F., Wu, Y. B., Zhao, Z. F., Zhang, S. B., Liu, X. M. and Wu, F. Y., 2006. Reworking of juvenile crust: Element and isotope evidence from Neoproterozoic granodiorite in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 in press. [61]    Wu, F. Y., Walker, R. J., Yang, Y. H., Yuan, H. L. and Yang, J. H., 2006. The chemical-temporal evolution of lithospheric mantle underlying the North China Craton. Geochim. Cosmochim. Acta, in review. [60] 吴福元 杨进辉 张艳斌, 2006. 辽西东南部中生代花岗岩的时代. 岩石学报, 22: 315-325. [59] Xia, X. P., Sun, M., Zhao, G. C., Wu, F. Y., Xu, P., Zhang, J. H. and Luo, Y., 2006. U–Pb and Hf isotopic study of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Wulashan khondalites: Constrain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Ordos Terrane, Western Block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arth Planet. Sci. Lett., 241: 581-593. [58] Xie, Z., Zheng, Y. F., Zhao, Z. F., Wu, Y. B., Wang, Z. R., Chen, J. F., Liu, X. M. and Wu, F. Y., 2006. Mineral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contemporaneous process of Mesozoic granite emplacement and gneiss metamorphism in the Dabie orogen. Chem. Geol., in press. [57] Yang, J. H., Wu, F. Y., Chung, S. L., Wilde, S. A., Chu, M. F., 2006. A hybrid origin for the Qianshan A-type granites, northeast China: Geochemical and Sr-Nd-Hf isotopic evidence. Lithos, in press. [56] Yang, J. H., Wu, F. Y., Shao, J. A., Wilde, S. A., Xie, L. W., Liu, X. M., 2006. On the initial timing of the Yanshan Mountain building. Earth Planet. Sci. Lett., in revision. [55] Zhang J. H., Ge W. C., Wu, F. Y., 2006. Mesozoic bimodal suit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Zhalantun of the Great Xing’an Range: zircon U-Pb age and Hf isotopic constraints. Acta Geol. Sinica, 80: 58-69. [54] Zhang, S. B., Zheng, Y. F., Wu, Y. B., Zhao, Z. F., Gao, S. and Wu, F. Y., 2006. Zircon isotope evidence for ≥3.5 Ga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Yangtze craton of China. Precambrian Res., 146: 16-34. [53] Zheng, Y. F., Zhao, Z. F., Wu, Y. B., Zhang, S. B., Liu, X. M., Wu, F. Y., 2006. Zircon U–Pb age, Hf and O isotope constraints on protolith origin of ultrahigh-pressure eclogite and gneiss in the Dabie orogen. Chem. Geol., in press. 2005年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