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谈对外汉语中具有同形短语的双音词教学
作者: 王美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双音词  同形短语 
描述:对外汉语教学中区分双音词与同形的短语是一个难点。从语音变化、意义融合和句法功能三个方面对双音词与同形的短语进行比较,重点分析这些具有同形短语的双音词的教学。其教学措施主要有三:准确透彻地讲解词义,分析词语的句法特征,注意讲解这些词使用的语义背景。
汉语双音词的词汇化来源及双音化的原因讨论
作者: 冯桂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认知  韵律词  句法  双音词  跨层  短语 
描述:汉语双音词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短语词汇化、句法结构词汇化和跨层结构词汇化.汉语出现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可从两方面分析.从语音上说,双音化是汉语韵律词规律的体现;从认知角度来说,是组块的心理过程促进了汉语双音词词汇化.
浅谈汉语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
作者: 陈希伦 刘冬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内部机制  外部机制  并列式双音词 
描述:汉语词汇经历了一个由单音节词向复音词发展的历史过程,并列式双音词作为较为能产的一类复音词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语音、联合式句法和训诂、文化等角度论述并列式双音词产生的内外机制,以期对汉语双音词研究作出贡献。
汉语古今同形双音合成词的词汇化问题
作者: 黄献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今同形双音合成词  汉语词汇化  语义  结构 
描述:汉语古双音合成词与现代双音合成词有演变发展关系,即汉语词汇化过程。词汇性成分构成的短语演变为双音合成词是以具备语音性质、语法性质、词汇性质为条件的。在汉语词汇化过程中,古今同形双音合成词主要在语义和结构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陈彭年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元年(1008),与丘雍等人奉诏修订《切韵》,改名《大 宋重修广韵》,是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资料。又与吴
全文:元年(1008),与丘雍等人奉诏修订《切韵》,改名《大 宋重修广韵》,是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资料。又与吴锐等人奉诏重 订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的《玉篇》,成《重修大广益会玉篇》,比原 本收字多,注较简略。
广东大埔湖寮镇客家方言果、效摄一等字的韵母音值
作者: 李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元音  音值  实验语音学 
描述:有关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方言古果摄、效摄一等字的今读,学界存在单元音和复合元音之争。文章从实验语音学的角度出发,对古果摄、效摄一等字在大埔县湖寮镇客家方言中的今读问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大埔方言果、效摄一等字韵母确为复合元音ou而不是单元音o或滑音ou。
刘必成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193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学与通信高级实验师。湖北蕲春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工业学院无线电系。专长语音合成技术、计算机应用。发表论文数篇,其中合作撰写的《应用LPC技术的微机响应系统
全文:(193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学与通信高级实验师。湖北蕲春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工业学院无线电系。专长语音合成技术、计算机应用。发表论文数篇,其中合作撰写的《应用LPC技术的微机响应系统
陈彭年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961—1017)北宋音韵学家。字永。南城(今属江西)人。自幼嗜学。十三岁著有皇纲论万余言。被名辈所赞赏。南唐主李煜闻之,召入宫令幼子仲宣与之游。金陵平师事徐铉为文。弟雍熙进士,后附王钦若、丁谓。仕至兵部侍郎,性博闻强纪,朝廷仪制典礼、真宗封禅行祀,无不参加。深为真宗所重。大中符祥元年(1008)
全文:。仕至兵部侍郎,性博闻强纪,朝廷仪制典礼、真宗封禅行祀,无不参加。深为真宗所重。大中符祥元年(1008)与丘雍奉诏修订《切韵》,改名《大宋重修广韵》为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依据。历翰林学士、同修国史,九年
范更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职务:委员会常委,副校长 现任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7年出生于福建福鼎,祖籍福建寿宁。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滑铁卢大学机
全文:系统科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滑铁卢大学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受聘为瑞典于米欧大学数学系客座研究人员;1990年
范更华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人物
描述:现任中共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出生于福建福鼎,1980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88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组合优化系博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滑铁卢大学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
全文:(UniversityofWaterloo)组合优化系博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滑铁卢大学机器智能与模式识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89年受聘为瑞典于米欧大学(UmeaUniversity)数学系
上页 1 2 3 ... 5 6 7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