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目茶源 灵峰禅韵:记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
-
作者:
李广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协会 禅文化 湖州市 大会 县政协 茶文化 安吉县 灵峰寺 茶艺馆 天目
-
描述:4月24日,湖州市第三届禅茶大会在浙江安吉县北天目灵峰寺举行。此届禅茶大会以"天目茶源.灵峰禅韵"为主题,由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湖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安吉县政协教文卫史委员会、安吉灵峰讲寺承办,安吉县佛教协会、安吉第一滴水茶艺馆协办。
-
壮观的风机群:美在大安
-
作者:
王淑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群体性 风机组 人文景观 风水 一期工程 大安市 自然景观 观赏性 人与自然 风电场
-
描述:华电大安风水山风电场位于大安市大岗子镇境内,一期工程33台风机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人文景观。这种人文景观具有群体性,可观赏性,虽与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但却反映出人与自然结合的和谐美,并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悲剧预言者的悲剧-怀念黄万里教授
-
作者:
任彦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授 《大迁徙》 水利专家 黄万里 长篇纪实文学 悲剧 怀念 预言
-
描述:今年8月20日,是我国水利专家黄万里教授九十九岁诞辰,8月27日,是他离开他热爱的祖国九周年;8月8日,是他生前留下遗嘱的九周年。就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资深记者谢朝平先生历时三年采访后完成的三十多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大迁
-
从《穹窿山执事规范》看清初全真道与正一道的融合
-
作者:
李良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穹窿山 清初 江南 执事 规范制度 正一道 住持 全真道 大融合 道教宫观
-
描述:《穹窿山志》全书共六卷,前四卷为杂录、序记、疏引等作,后二卷为纪游览题赠之诗,从内容上讲是道教宫观方志书,另有大量山水、人物版书,是道教宫观志书中极少见的。《穹窿山志》于康熙初年付梓刻印,流传于世,为研究上真观的由来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穹窿山
-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创造学会工作的更好业绩
-
作者:
左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程度 教育现代化 社会建设 业绩 人力资源强国 学会工作 创新人才培养 精神
-
描述:党的十八大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明确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
《三国演义》中的特异功能人
-
作者:
贾存孝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松江鲈鱼 隐身术 《三国演义》 古典文学 曹操 大鲈鱼 役夫 三国时代 特异功能 世界观
-
描述:过去看《三国演义》中于吉、左慈这类人物,总以为这是古典文学里的糟粕部分,作者受世界观的局限,情节到此,便故弄玄虚,使故事再延续下去。今天从探讨、研究气功科学的角度来看,这两个人物完全可以说是三国时代特异功能人。于吉,能“普施符水,救人万病,无有不验”...
-
春盛茶香
-
作者:
觉者自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湖龙井 植茶 秋茶 金坛雀舌 茅山派 茅山青峰 给你 葛玄 天地人 夏茶
-
描述:人间四月,阳春已至。桃红柳新,山水之间,茶树发新芽,江南等茶乡的上空,已经弥漫着浓浓的茶香。若想和春暖花开融为一体,也许,喝茶会给你带来一抹鲜活的翠绿。城市的喧闹吵不过心底的静谧,繁忙的脚步抵不过新茶的清香,摈弃烦恼,放慢脚步,趁着春色,来约茶。
-
睡莲
-
作者:
葛玄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寻梦 情意 画意 微风 彩虹 摇动 朦胧 睡莲 诗情 莲花
-
描述:翠叶圆圆不知是梦还是醒,只见那一张碧床水清清。轻轻摇动,醉入微风,好个自由自在唯我是从。睡在诗情里好寻梦,醒在画意里有空灵。莲花亭亭却是似梦又似醒,好像仙子下凡情意融融。悄悄吐香,溶入风景,好个睡意朦胧唯我独钟。花在叶儿上笑迎客,叶浮在人间起彩虹。
-
古代玄武湖的隐士
-
作者:
李源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乾隆时期 “入世” 终南山 吴和尚 刘统勋 陶渊明 玄武湖 王安石变法 知识分子 司马承祯
-
描述:在中国古代,常有一些知识分子或避战乱或厌恶政治的黑暗、或官场失意、或沽名钓誉而隐居于青山秀水之间。这些人,被称作隐士。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颇不少。如至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肯受封,宁愿被火烧死的介子推,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南山下的陶渊明等等。《新唐书...
-
论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
-
作者:
李刚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修道方法 宇宙观 认识论 吴筠 生命观 道教哲学
-
描述:本文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可操作的修道方法论、生命观和认识论这三个方面阐释了 唐代著名道教学者吴筠的道教哲学思想,认为这些思想与唐代另一著名道教学者司马承祯的思想 较为接近,体现了唐代道教主流派──上清派的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