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赵朴初会长会见日本曹洞宗访华代表团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协会  赵朴初  管长  大钟  代表团  人民大会堂  名誉  日本曹洞宗  访华  副主席 
描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1月18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了日本曹洞宗庆祝净慈寺大钟落成法会友好访华代表团。以日本曹洞宗前管长,大本山永平寺贯首丹羽廉芳为名誉团长的访华代表团一行23人,于17日飞
道元和日本曹洞宗
作者: 何燕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日两国  日本社会  开创者  身心脱落  日本学者  中国佛教  天台宗  日本曹洞宗  临济宗  坐禅 
描述: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经由朝鲜半岛移植到日本以后,逐渐在日本社会流传开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通过海路开始直接往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和俱舍宗也相继传到了日
迷路的时候不要着急
作者: 周语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元  僧讲  俱舍论  禅修  性情急躁  自心  问学  浮气  日本曹洞宗  禅法 
描述: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停下来,休息一下,让心安定下来,慢慢地辨明方向。日本历史上有一位非常有名的禅师叫道元禅师。道元禅师是日本曹洞宗的开创者、日本村上天皇第九代后裔,九岁时就能解读《俱舍论》,人们都认为这很神奇。当时的将军请他去镰仓讲法,年轻的道元就以他的口才和
与自卑较量:解构苏曼殊
作者: 张娟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曹洞宗  自卑  私塾教育  日本人  苏曼殊  六榕寺 
描述:苏曼殊,原籍香山县沥溪村(今属珠海),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元(玄)瑛,曼殊是他的法号。苏曼殊1884年生于日本横滨,父亲是英国茶行的香山籍买办,母亲是日本人。六岁时开始在沥溪接受私塾教育,十三岁便在广州六榕寺剃度出家,受具足戒,并嗣受
佛心真诚
作者: 涂继文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派系  佛心  万历年间  曹洞宗  佛教  真诚  江西省  余人  日本  鼎盛时期  黎川县 
描述:江西省黎川县寿昌禅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明代鼎盛时期占地四万平方米,有大小殿堂十八座、僧尼五百余人,是江西省著名禅寺。明万历年间,该寺无明大师为承续弘扬曹洞宗经传,曾亲赴日本传经讲法,深受日本广大信佛群众称赞,现今所存佛教曹洞宗派系,大都由寿昌禅寺派生。
云居山真如寺历史沿革
作者: 传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曹洞宗  卢舍那佛  江西省  历史沿革  唐宪宗  良价禅师  永修县  住持  真如  云居山 
描述:云居山,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真如寺座落在云居五老峰前,为曹洞宗道膺弹师演传宗之地。据南宋张大猷撰《云居开山缘起记》所述,云居山建寺始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有一位道容禅师住在云居山南麓的瑶田寺,因司马头陀过访,二人同登山顶,见其处地
宏智正觉、“默照禅”与禅宗美学
作者: 皮朝纲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曹洞宗  般若体验  默照禅  般若观照  审美体验  正觉  宇宙人生  生命美学  禅宗美学 
描述:宏智正觉、“默照禅”与禅宗美学皮朝纲两宋之际,中国禅宗经历着又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几种禅法体系最终形成,杨歧派僧人大意宗杲创立的“看话禅”与曹洞宗僧人宏智正觉倡导的“默照禅”各领风骚,在对抗中发展。在长期的对立中,虽然“默照禅”曾受到宗杲的猛烈指责,“...
南禅发展大要
作者: 黄志辉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华书局  曹洞宗  宗教活动  南禅  抗日战争  当代中国  大雄宝殿  《宋高僧传》  慧能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描述:南禅发展大要黄志辉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宗派,也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宗派。按传统的说法,禅宗创始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创始人是印度的达摩。其实,禅宗在唐中叶以后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宗派出现,真正的创始人是慧能(638─713)(一)柳宗元在《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
耶律楚材与孔门禅
作者: 刘达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耶律楚材  以儒治国  孔门禅  以佛治心  正偏五位 
描述:"孔门禅"是三教融通历史潮流的结晶,是禅宗史上值得注意的现象。耶律楚材是"孔门禅"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和行为虽体现为出世和入世两端,但仍以佛学为指归。其"以佛治心,以儒治国"的禅思想和阐扬行秀一系曹洞宗学说的禅诗集中体现了孔门禅的内涵。
全真道人居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赵卫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价值  人居理念  全真道 
描述:全真道内丹修炼得以进行,需要满足、财、侣、地四个方面的条件,其中"地"即是指修道场所,而全真道的人居理念主要体现在其对修道场所的选择上。其在选择修道场所时所体现出来的崇阳、择静、取便和尚简的理念,对于当代社会合理而科学的择居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上页 1 2 3 ... 97 98 99 ... 109 110 111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