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鼎槟榔芋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
作者:
马静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特性 福鼎芋 高产栽培技术 栽培种 福鼎槟榔芋 优质产品 特征 氨基酸 天南星科 国内外
-
描述:福鼎槟榔芋又名山前芋、福鼎芋,属天南星科芋属的一个栽培种。它以个体大,品质优,质地松酥.香气浓厚,风味独特,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而享誉国内外.于1983年荣获国家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并定名为福鼎芋,被列为国家出口品牌品种。
-
闽茶迸发品牌活力
-
作者:
郑景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乌龙茶 武夷岩茶 地理标志 茶叶生产 产品保护 福建茶业 茉莉花茶 品牌保护 铁观音 茶产业
-
描述:福建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地区之一。其中武夷岩茶、铁观音、福鼎白茶、永春佛手茶、福建茉莉花茶誉满海内外,尤其乌龙茶和白茶更是福建特有的优势茶类。让铁观音、大红袍、茉莉花茶响遍中国。是福建茶
-
《福鼎白毫银针》
-
作者:
林佐夙 林德叶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艺 福鼎白毫银针 白茶 针型茶
-
描述:福鼎白毫银针(简称福鼎银针)是白茶类针型茶的传统工艺名茶。白茶乃我国特产,产于福建,是福建独有的特种外销茶。白茶是不经炒揉,直接萎凋、烘干而成的。按茶树品种不同可分为大白、水仙白和小白。按采摘标准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在大白茶茶树上...
-
天山绿茶研制初报
-
作者:
周玉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天山 叶量 名茶 茶区 叶色 绿茶 优质原料 一芽二叶 水分蒸发
-
描述:“天山绿茶”原产于宁德县洋中公社的天山岗一带,产区环境优异。其品质高超,“香味天成”、“条锋挺秀”,茶叶色香味俱佳,原系福建省历史名茶。“天山绿茶”产制历史悠久,采制技艺精细,成茶品种、花色丰富多彩,后几经变革,改制烘青绿茶,成为高档花茶的优质原料。但传统的花
-
“花痴”张景真带领乡亲走上富裕路
-
作者:
卞文志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种植户 山东省 非洲菊 花卉行业 品种形成 临沂市 种花
-
描述:三年前,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太平镇小张寨村的花卉种植户张景真对非洲菊这种花卉的认识还非常模糊,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对种花痴迷的农民,经过近几年的摸索,不但成功引进了非洲菊,而且使该花卉品种形成较大规模,成为临沂市花卉行业种植非洲菊的“老大”,
-
情景交融理趣合一--浅谈托物寄情文章的基本特点及写法
-
作者:
李海青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本 理趣 情景交融 文章 写法 《故乡的榕树》 《紫藤萝瀑布》 托物寄情
-
描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段,无论是初中语文课本,还是高中语文课本;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这类文章都占有相当的比重,如《紫藤萝瀑布》、《爱莲说》,《故乡的榕树》、《月光饼》(琦君,台湾作者)、《石灰吟》……都属于这种类型文章。
-
绍兴吕府
-
作者:
周思源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纵轴 须弥座 进深 厅堂 开间 阶条石 建筑群 绍兴县 穿斗式 双步梁
-
描述:吕府在绍兴城西北,东起原万安桥,西至谢公桥;南从新河弄起,北至大有仓;东西长167米,南北宽119米,计29.8亩,是江南少见的大型住宅建筑群。根据《绍兴县志资料》记载:"吕本既于余姚建相国第,复于郡治山阴地更造行府"。吕府就是吕本的行府。吕本(1503年——1587年),明代余姚人,
-
写在红军桥
-
作者:
殷虹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 香格里拉县 中国工农红军 参谋长 军团 战士
-
描述:在香格里拉县尼西乡上桥头村,坐落着一座“红军桥”。1936年5月贺龙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北上经过此地,英勇的红军将士与当地反动头人武装进行了激烈战斗,红军第五师参谋长唐福林、连长肖学志等数十名战士光荣牺牲……[第一段]
-
畲族哭嫁歌英译探微
-
作者:
万兵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译 哭嫁歌 民族志诗学 畲族
-
描述:在畲族哭嫁歌的英译过程中,为了彰显含蕴于畲族哭嫁歌汉译本中的民歌韵味(前景化特质),可以选用相应的英语自由诗艺术形式译之。基于此,文章从民族志诗学理论出发,从人称与称呼、声响与回应、韵味与诗意等方面着手探讨,为畲族歌言翻译的理论建设与批评理论研究提供启示。
-
院士专家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
-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都市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 专家座谈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言献策 张景中
-
描述:近日,成都市科协举办了院士专家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宝瑁、张景中、朱中梁、陈星弼、李安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涂铭旌、叶尚福、姜文汉、周光耀、罗平亚、李乐民、林祥棣等13位院士出席会议,共同为成都市科技、经济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