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299)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168)
闽都民俗 (67)
畲族文化 (63)
闽都文艺 (1)
按年份分组
2015(299)
按来源分组
其他(299)
相关搜索词
清代全真道派適應低潮時期的三項歷史經驗:全真三大師常月、劉一明、閔小艮的啓示
作者: 陳耀庭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閔一得  龍門派  王常月  低潮時期  全真派  劉一明  歷史經驗 
描述:清代全真道派適應低潮時期的三項歷史經驗:全真三大師常月、劉一明、閔小艮的啓示
钦差敕建五台万圣佑国南山极乐寺传戒碑记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慈悲为本  极乐  太子太保  优婆塞  五台山  漕运总督  大藏经  正定府  白云洞 
描述:钦差敕建五台万圣佑国南山极乐寺传戒碑记山西太原省宁武太谷河曲县延庆离相香一观音寺三处传戒方丈和尚智彻大禅师撰文直隶正定府正定县黑寨村持戒弟子优婆塞自蹊法名真裕书丹盖闻佛法从西方而来,正教自东土而兴。五台山乃文殊菩萨所住,原来是千佛万圣出世现化之地,...
道教第三大洞天考释
作者: 王纯五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元和郡县图志》  道教文化  太玄  严君平  崇州市  道教史  《云笈七签》  西倾山  都江堰市  司马承祯 
描述:道教第三大洞天考释纯五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三大洞天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宋代张君房所辑道书《云笈七签〗》卷27引初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说:“第三西城山洞,周回三千里,号曰太玄总真之天,未详所在。《登真隐诀》云疑终南太一山是属,上宰王君治之...
潮汕工艺中的“红楼”佳作
作者: 蔡荣武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金漆木雕  瓷塑  面的斜度  线的斜度 
描述:潮汕工艺向来饮誉国内外,其佳作之多,艺术之高超,实为不少群众和名家所叹服。本文着重介绍潮汕几位名家的“红楼”佳作,即张维怀和林致远的金木雕《大观园·庆元霄》、龙才的瓷塑《五层琼囊通花瓶》和陈钟鸣的瓷塑《金陵十二钗》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造旨,藉此以见一斑。
祈福纳祥的妈祖糕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东坡肉  传统食品  臭豆腐 
描述:在我国的传统食品中,有很多是以名人命名的,如“光饼”(为纪念戚继光而命名)、“东坡肉”、“致和臭豆腐”……不仅使人们在大快朵颐中领悟到食品的特色,也感悟到蕴涵在食品中的奇闻逸事。这其中,就有我60多年中头一次吃过的妈祖糕。
育蚕称奇树 枯荣寄兴亡
作者: 王辰 张瑜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育蚕  栽培技术  水果  山桑 
描述:山桑童谣亡西周 周宣听了民间正流行的童谣,勃然大怒,喝令务必查出是谁编造的。街上孩童纷纷言道,有一红衣小儿教大家唱:“日将升,月将没;糜弧箕菔,几亡周国。”教罢突然消失不见。有臣子进言道,
英使单膝跪拜乾隆两大帝国擦肩而过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绑腿  马戛尔尼  不列颠  通商口岸  帝国  官员  平等  乾隆皇帝  清廷 
描述: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三年),英使马戛尼赴京觐见乾隆皇帝。清廷坚持英使应对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而马戛尼则强调,大清与不列颠王国乃地位平等之国家,若大清同级官员亦能向英王行同等礼仪,则英使亦乐意为之。这当然不是乾隆及大
英使单膝跪拜乾隆两大帝国擦肩而过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礼仪  绑腿  马戛尔尼  不列颠  通商口岸  帝国  官员  平等  乾隆皇帝  清廷 
描述: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三年),英使马戛尼赴京觐见乾隆皇帝。清廷坚持英使应对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而马戛尼则强调,大清与不列颠王国乃地位平等之国家,若大清同级官员亦能向英王行同等礼仪,则英使亦乐意为之。这当然不是乾隆及大
对《宋史·蔡襄传》中种蛎固桥说的一点质疑
作者: 郑金顺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者  历史  《宋史·蔡襄传》  中国 
描述:(一) 《宋史·蔡襄传》中有这样一句:“万安渡,……襄立石为梁……种蛎于楚以为固,至今赖焉”①。由于宋史这样说,以后的许多书籍也都这样说,如《福建通志》:“万安桥,皇祐五年僧宗已及郡人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
《葛藟》新解
作者: 吴从松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婚姻形态  遗迹  上古  二次葬  女子  男子  郑笺  先秦婚俗  诗集传  新解 
描述: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其实,在我们今天看来,读《诗》,还可以了解先秦婚俗。《风·葛藟》反映的就是上古一种婚姻形态的遗迹。为了探讨之便,特录原诗如下。
上页 1 2 3 ... 22 23 24 ... 28 29 30 下页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