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 报纸 图片 人物 视频 文库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27)
按栏目分组
闽都宗教信仰 (338)
闽都民俗 (49)
畲族文化 (35)
闽都文艺 (5)
按年份分组
2015(427)
按来源分组
其他(427)
相关搜索词
宗杲佛学思想及其对士大夫禅学的影响
作者: 刘海燕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杲  中国佛教史  佛学思想  士大夫  《碧岩录》  伦理学说  禅学  临济宗 
描述:宗杲(1089-1163),姓奚,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临济宗杨岐派五世,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位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始投文准禅师,受其禅学,与儒家伦理学说结合,重视禅的现世性品格。宣和六年(1124),往投圆悟克勤禅师。克勤著有《碧岩录》、《圆悟心要》,使禅宗由注重
本寂与曹洞宗及曹山寺
作者: 李明康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曹洞宗  洞山 
描述:本寂(840—901),姓黄,名元证,福建莆田人氏,少习儒,19岁往福州灵石云名山出家,25岁受具足戒,寻师江西宜丰洞山,唐成通初(860),谒洞山良价,良价问:“闭黎名什么?”答曰:“不名本寂。”良价曰:“那个jian?”答曰:“不名本寂。”良价深器之。自此入室,盘桓数载,
普陀山高僧大德
作者: 妙心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曹洞宗  大慈寺  中国佛教  普陀山  高僧  禅师  佛教禅宗 
描述:真歇清了禅师真歇(1091—1151),名清了,姓雍,四川成都安昌人。中国佛教曹洞宗十世法裔,普陀山佛教禅宗始祖。孩童时,长得眉目清秀,大人们带他到寺庵,见佛菩萨便心生欢喜。11岁在家乡附近圣果寺出家。不久,到成都大慈寺学习经论、受戒听法。后到汉口参谒禅
龙江胜景——极乐寺文化旅游区
作者: 赵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极地仰南天,乐境临北斗,在祖国冰城哈尔滨,闪耀着一道靓丽的龙江胜景--极乐寺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占地11.7万平方米,由文化园,极乐寺,普照寺,民俗文化市场,文化餐厅等重要部分组成.景致繁富,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深厚.……
星云禅话(八五)
作者: 星云大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霞浦县  木剑  南道  青年学  香味  反问  禅师  无分别  星云  无心 
描述:无住生心沩山灵佑禅师,姓赵,法名灵佑,福州长溪(福建霞浦县)人,是唐朝僧人,为沩仰宗之初祖。一天,一位初入门的学僧问沩山灵佑禅师:"如何是道?"禅师答:"无心是道。"学僧一脸疑惑:"对不起,禅师,我有心啊!"沩山灵佑禅师立刻呵斥:"你是有心,但却是妄心、是假心
简述道教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
作者: 丁常云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道教文化  祖先崇拜  杨维桢  越文化  上海城墙  上海地区  正一道  松江  道观  《上海道教》 
描述:文明而古老的上海,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春秋时期便成了吴、越文化的发源地,周时,太伯、仲雍来到上海,随之带来了中原文化,遂与吴、越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上海的古文化。这里民俗多信巫祝,传统的天神崇拜、山川日月崇拜和祖先崇拜均早有流传。
读宋杂录六则
作者: 蔡润田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避讳  唐太宗  庄子  袁枚  张昌宗  武则天  逍遥游  宋之问  司马承祯 
描述:避讳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特别的风俗,即在民国之前,凡书写或言说都要避免直接写出或说出君父尊亲的名字,必须用到相关文字时,则以同音或同义字替本字,或者用原字而省缺笔画以避之,是为"避讳"。据说,其始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就中,对于孔子及当代帝王之
天后宫,寻味天津卫
作者: 杨乃运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祈祷  肯定  天津  吸引  妈祖文化  民俗文化  天后宫 
描述:天津人喜欢到天后宫祈祷平安,妈祖文化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得到肯定,而对于许多中老年人来说,到天后宫去就完全是寻找儿时的记忆了。一双小脚鞋、一条开裆裤、一个大夜壶、一尊"娃娃大哥"……天津民俗文化吸引了所有的人。
远近闻名的天后宫
作者: 祁金华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随漕运的兴起而发展起来.作为漕运的保护神天后娘娘,无疑会在这漕运的咽喉之地三岔河口安家落户.公元1326年,人们便建立了天后宫.1985年天津市政府又远见卓识地将这里辟为天津民俗博物馆,成为津门十景之一.……
《夷堅志》明教紀事史料價值辨釋
作者: 林悟殊 殷小平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喫菜事魔  摩尼教  《夷堅志》  明教  《佛祖統紀》 
描述:本文從歷史文獻學的角度,辨釋見於《佛祖統紀》之《夷堅志》明教紀事,認爲該紀事雖不見今本《夷堅志》,但大體應出自《夷堅志》作者洪邁之手筆;並就該紀事中有關明教的稱謂,教主之名諱,信徒之服色,該教對道教之依托,教徒的習等,一一加以辨釋,甄別其真僞,界定其與實際的距離。
上页 1 2 3 ... 38 39 40 ... 41 42 43 下页
Rss订阅